香港佑宁堂半年前评三级历史建筑 现清拆重建团体批政府保育不力
有68年历史、位于半山坚尼地道的三级历史建筑香港佑宁堂,正与发展商恒基合作重建成22层高的综合大楼,其中5层将保留作教会用途,其余发展成高级住宅,引起社会争议。有保育团体今(29日)带同横额到场反对清拆佑宁堂,要求教会公开与恒基合作方案,促政府重新检讨教会用地,并订立保育方案。
教友斥重建项目透明度低
佑宁堂早于90年代申请将现址重建,97年获城规会批准重建,而在1955年建成的圣所和钟楼今年三月初获古咨会评为三级历史建筑。佑宁堂拆卸后将重建成可提供45个单位、22层高的大厦,地下至5楼保留作教会用途,6至22楼为住宅。大厦业权及其中19个单位将归佑宁堂所有,所有重建开支由恒基承担。
佑宁堂上周已展开清拆工程,中西区关注组成员罗雅宁今到现场读出教友公开信,指教会在没有公开招标,没有建筑师报告证明佑宁堂老化而未能修补情况下,动用数十万宣传费,呼吁教友支持重建项目,最终获四分之三教友支持。
她指出,教会以“不想邀功”为由没有公开重建委员会名单,惟委员会成员没有申报利益冲突,也没有交代最终与地产商共同发展项目的条款,以及日后重建、获利后巨额资产及其衍生财富将如何分配和使用等问题。有参与抗议的教徒表示,对佑宁堂现时变得“满目苍夷”感到伤心,直言看见宗教场所变成豪宅感到荒谬。
团体斥责教会获低价批地作豪宅
全民保育行动成员袁智仁表示,根据1960年地契,教会当年以低价获批地作宗教用途,不能再作分租,若违反有关用途,政府可收回有关用地;又指特首林郑月娥承诺“保育中环”,却未能保留佑宁堂令概念形同虚设。
立法会议员朱凯廸指出,当年英政府低价批地,让教会在港传教,但教会现时却“占香港人便宜”,利用殖民地优势及人脉,发展商又自称为基督徒,形成“铁三角”,认为当国家主席习近平因“政治原因拆十字架”,香港人却“因钱拆十字架”。
朱又指,有关注团体在2007年已提出改革古物古迹条例,希望评级古物建筑不被清拆,时任发展局局长的林郑月娥却只提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未能真正解决问题,令过去10年仍有不少评级建筑被清拆,没有相关法例保障。
在活动期间,有自称教会重建委员会成员的外籍人士到场了解情况,当被关注团体质问知否教会重建后附设幼稚园,会对当区造成严重交通问题,他则称要回去再作了解,并马上驾车离开。
关注团体希望停止恒基及佑宁堂的清拆工程,要求教会公开与恒基合作方案,以及政府重新检讨教会用地,订立保育方案,并会把诉求递交发展局、发展商及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