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争夺战】陨石猎人齐聚香格里拉寻陨石碎片 一克开价过万元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早前报道,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在今年中秋夜(10月4日)出现“火流星”奇景:一颗忽明忽暗的流星向下飞行划破夜空,明亮时如大火球般燃亮四周的云朵。事后,美国太空总署(NASA)证实这是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该小行星在高度37公里的空中爆炸,碎片估计掉落在迪庆州附近。消息引起不少人关注,四面八方而来的“寻宝者”涌到当地,展开一场“香格里拉陨石争夺战”,当中更包括以陨石谋利的“陨石猎人”。

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在今年中秋夜(10月4日)出现“火流星”奇景。(影片截图)

据NASA消息,小行星相在空中爆炸的高度只有37公里,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消息引起官方关注,香格里拉政府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当地政府第一时间已下发通知,安排距事发地较近的五境乡及尼西乡等两个乡镇和村社的工作人员,在各自管辖村镇中询问村民是否有人看到掉落陨石,以便收集做科研之用,但目前暂未找到掉落的陨石目前。政府亦有安排工作人员寻找陨石的下落。

科学家开价一克一万元悬赏

除了政府,一众“陨石猎人”、天文爱好者、科研人员等各路人马也加入找寻。他们从全国各地出发,汇聚在香格里拉及附近的乡镇村落寻找陨石。前往当地追寻陨石的下落的,至少也有数百人。

旅居西藏的作家刘杰文是其中之一,他与朋友一行四人从五日起出发,驾车到香格里拉周边到处寻找。他们一开始跟著传闻走,后来得专家指引,根据陨石可能往哪个角度飞,在电子地图上画出线路,慢慢缩小范围。

寻找陨石的科研人员用手机定位。(网上图片)

亦有科研工作者加入搜寻陨石的行列。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陨石科学考察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维在微信群里知道“陨石坠落”的消息后,次日即带上6人的团队出发,前往香格里拉,沿著吉迪、尼西、奔子栏、塔城一路搜寻。

蒋维指,他寻找陨石,更多的是从科研角度考虑,希望能尽快送到国家相关科学实验室去以供研究。为此,他的科研团队准备对最先拾得者发出“每克陨石1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悬赏金,“如果是被村民或其他人先发现,就买下来”。

旅居西藏的作家刘杰文曾到香格里拉寻找陨石。(影片截图)

“陨石猎人”前往当地寻找

陨石“有价有市”,内地出现了“陨石猎人”这个群体,他们通常在深山老林、山脉、荒漠中寻找陨石,进而将其高价售出给收藏者或者研究机构谋利。

不过,就算是经验十足的“陨石猎人”,最后也可能空手而归。据北青报引述一名“陨石猎人”表示,云南地形复杂,目前也暂无陨石坠落的明确范围,即便带了很多专业设备,寻找陨石的难度也很大。

也有“猎人”表示,自己喜欢陨石,但钱也是重要目的。“因为陨石的价格很高,可以卖到每克几万元甚至更高。”

吉林省吉林市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陨石,现在存放于在吉林市博物馆保护。(网上图片)

陨石归属权问题引起讨论

有人质疑该陨石的归属权。据《澎湃新闻》采访两位相关领域的法学教授表示,陨石的所有权应归属国家。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表示,他倾向于认定陨石是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是归国家所有的,国家可以用它做相关科研。“就像吉林市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陨石,现在还由博物馆保护。”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会长赵旭东亦认为,陨石无论被认定为“矿藏”还是“埋藏物”,其所有权都应该归属国家。“陨石原来是没有权利人的,如果将其认定为埋藏物,按照遗失物的发现原则,应该归国家所有。”如果认定为“矿藏”,则根据《物权法》第四十六条,“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不过,北青报引述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指出,由于陨石是天外来物,不属于文物,所以可做无主物判定,即“谁捡到归谁”。

此外,在中国《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中提及,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陨石等奇特地质景观应当予以保护。

有人在网上兜售“香格里拉陨石”。(网上图片)

网售“香格里拉陨石” 专家:均为假冒

尽管陨石“真身”还没未出现,但已有人在网上兜售“香格里拉陨石”。这些人声称已在这几天找到陨石碎片,并配上“陨石”图片,开价8000至2万元一颗,更有人开价两万元一克。

不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首席科学家徐伟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能够“确认身份”的“香格里拉陨石”,因此网售陨石均为假冒。据了解,11日,云南省公安局已著手调查此事。目前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搜索“香格里拉陨石”,显示已无相关商品。

(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