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17】房策置业为主导 住屋需求商品化 基层成输家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首份《施政报告》,在最多人关注的房屋政策中,表明未来会“以置业为主导”,于既有的房屋阶梯,将绿置居恒常化、居屋之上增加港人首置上车盘,首阶段提供约千伙单位,予不符居屋购买资格的市民申请。影子长策会成员陈绍铭批评,房策以置业为主导,代表林郑将作为住屋需要的房屋“商品化”,鼓励更多人置业,变相将这批人士推出私楼市场,对支援轮候公屋的基层和公屋户的著墨甚少,“可以睇到佢系向上倾斜,不断资助上层嘅人。”
林郑月娥于施政报告记者会上表示,见到社会上的年轻家庭结婚后,因负担不起而无法置业,“很辛苦,所以我哋要帮佢哋。”她提出于观塘安达臣道的一幅住宅地上,提供约1,000伙首置单位,协助收入高于居屋入息上限的人士置业。
陈:推人去置业影子长策会成员陈绍铭指,林郑提供“置业为主导”的方向,使政策向上倾斜,帮助较有负担能力的人士置业,“表面就唔系商品,但政策系推人去置业,将来呢啲单位都系会入私楼市场。”
他批评《施政报告》忽略正轮候公屋的家庭及㓥房户,“之前传有低津、N无津贴可以帮基层,全部都无,仲要扩大绿置居减推新公屋。”此外,政府对过渡性房屋的多项建议仅是研究阶段,包括研究将工厦免补地价改装等,但仅限于研究阶段,料林郑任期内未必可推出具体政策。
忧楼市震荡 或重蹈夹屋覆辙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认为首置盘仅推千伙,仍未有售价等项目详情,担心“魔鬼在细节”,最终可能变成“港人港地”翻版,呎价高达约2万元,促请政府应提供更多资料,以释公众疑虑。他建议转售限制方面,转售年期应长达10年或以上,确保用家是自住为本。
此外,由于施政报告提出以置业主导,他担心一旦更多人进入私人市场,万一楼市震荡,可能会重现97后金融风暴后,购买房协夹屋的业主沦为负资产,“呢一类中产家庭,其实负担能力较弱,佢哋面对经济逆转冲击的抗逆力较低,若然楼价向下跌,真系担忧再次出现负资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