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成㓥房户因租金压力 有抑郁、焦虑倾向 团体倡设恒常津贴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全港近20万人居住恶劣环境的㓥房之中,租户饱受租金贵、地方细的住屋问题。有团体进行一项“不适切居所及租金压力,对基层租户构成情绪危机”调查,发现超过4成受访者,有抑郁及焦虑倾向。
明爱社区发展服务于今年5月至8月,以问卷形式访问429位住在深水埗、港岛区等㓥房及非法货柜屋等不适切居所的基层租户,了解租金压力对住户造成的情绪压力。
人均面积低于76呎
调查显示,超过7成受访者居住于76呎的单位面积,当中㓥房户的人均居住面积中位数仅得47.5呎。 调查发言人李绍勤表示,问卷是参考“抑郁自填量表”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测度受访者的情绪压力。结果显示,有45.5%和44.1%受访者出现抑郁和焦虑倾向,认为数据反映他们的精神健康出现警号。
此外,超过6成的受访者表示,租金占入息比例逾3成,李绍勤指租收比愈高,出现焦虑倾向的受访者比例较多。据调查所知,租金占入息比例5成或以上,就有5成6受访者出现焦虑倾向。
育有2名幼儿的Yoyo,原本一家四口居住在观塘约100呎的㓥房,惟空间非常狭窄,令她饱受困扰,“一拧转身,就已经撞到小朋友或者啲玩具。”想起昔日的生活,她不禁眼泛泪光,“好话唔好听,真系抖气都好似抖唔到。”
1年前她获配入住深井“光屋”,单位约300呎,居住环境大大改善,惟位置较偏远,交通费达千元,“但我而家随时会谂起,住满3年之后,我又未排到公屋,又要搬返去住㓥房,已经好焦虑”。
工联会倡“三管齐下”管制租金水电 解决㓥房户居住问题公屋联会忧富户新策令住户须住㓥房 冀林郑推无补地价出租居屋土瓜湾㓥房起火 两住客烧伤脸部薰黑 年前尸体发现案单位仍锁上蔡海伟:“社会房屋共享”计划非向合法㓥房发展 冀更多家庭受惠
提供社区支援 促设租务管制
李绍勤称基层租户长期承受租金高等压力,容易产生抑郁等情绪,属精神健康的高风险组群,建议应加强旧区的社区支援服务,包括提供社工队的情绪支援等。
他指去年起政府取消关爱基金一次性的生活津贴,令基层租户面对高昂的租金压力,建议政府应订立恒常租金津贴,长远订立租金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