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澳绿化地建屋 环团批规划署抽走初步环境报告细节 低估生态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政府拟改划将军澳5幅绿化带建屋,并向城规会提出修订该区分区计划大纲图,咨询期将于本月11日完结。有环团取得土木工程拓展署就项目负责的《初步环境研究报告》(下称“环境报告”),发现报告提到发展规模最大的将军澳村以北,南面有为数不少的土沉香,建议应尽量避免发展,但当局呈交城规会的文件却只字不提。规划署回复指,可行性研究的最终报告及行政摘要内已提及,其余4幅房屋发展用地均无可避免影响到现有的土沉香。

港府向城规会提交申请,改划五幅绿化带建逾万伙公屋,料可容纳三万人。(长春社提供)

政府今年8月向城规会提交文件,拟把将军澳村以北、影业路以西北、鱿鱼湾村以西、香港电影城以东及昭信路以南等5幅绿化带,改划兴建公营房屋,合共提供约11,260伙。据项目顾问提交的研究报告,项目会移除11.4公顷林地,涉15,088棵树木,但强调大都属于常见品种,生态价值较低。

长春社公共事务主任陈颖君认为,即使港府移植个别树木或补种树木,亦未能补偿所损失的生态价值。(长春社提供)

土沉香、石笔木受法例规管 并非低生态价值

不过,长春社取得土拓署于2014年进行的《初步环境研究报告》(Preliminary Environmental Study Report),并于5月中实地视察4幅绿化带,发现其生态价值未如报告所描述般低。

长春社公共事务主任陈颖君表示,将军澳以北约3.94公顷的土地,有1.9公顷为植林区,一般而言,植林区多外来品种,生态价值较低,但考察后发现,林底植被有不少冬青、润楠等原生物种,更有受法例规管及具保育价值的石笔木、土沉香等植物。

四幅绿化带的生态环境

+2

此外,虽然环境报告指找到一棵石笔林,但他们在现场最少找到16棵,“已经生到5至7米高,而且附近仲有幼株,相信系自然生长。”

吴希文批评规划署公开的可行性研究,其生态评估未够全面。(资料图片)

长春社助理公共事务经理吴希文补充,4幅绿化带的物种并不单一,“再加埋有一定数量嘅珍贵物种,生态价值似乎唔系太低,又或者系咪低到一个程度,应该要斩咗佢同起楼呢?”

将军澳村以北的土地(图中红框),其南面一大片范围(图中红圈)均发现土沉香,吴希文指其生长情况并非移植,相信该处适合土沉香生长。(长春社提供)

报告内容“被消失” 未提及避免发展等建议

吴希文续指,由土拓署负责的环境报告内容,被“过度简化”至仅剩17页的可行性研究,当中不少重要资讯“被消失”,包括环境报告其实有提到将军澳村以北的地盘,南部有不少属受保护的濒危植物土沉香,建议“应该尽量避免发展”(见图);另外于鱿鱼湾村以西的地盘,亦发现一大片高度约5至7米高的土沉香,“骤眼看有过百棵。”

但据规划署向城规会提交的可行性研究,却未有仔细提及上述资讯,生态和树木评估仅占整份文件3页,更指出移植和重植个别树木后,预期五幅用地“生态影响为低”。

初步环境研究报告曾提到地盘的南面,发现不少土沉香,应尽量避免发展。(初步环境报告)

环团批选择性披露生态资料 公众难监察

吴希文称该份报告需亲自到土拓署检阅,未有纳入城规会文件,批评规划署选择性公开资料,“顾问公司嘅建议、入面好多嘅描述,都冇反映返出嚟。”他认为此做法有机会令城规会的委员,错误评估该区的生态价值,“份报告好似我们以往睇开嘅环评,资料都颇齐全,点解你唔公开呢?呢份报告城规会委员也未必可以看到,就单凭几张纸就评价𠮶度嘅生态价值。”

他续指政府各部门应公开过往进行的技术性评估,使公众掌握更多资料。

规划署回复指,改划将军澳5幅绿化地带的可行性研究的最终报告及行政摘要内已提及,除昭信路以南的房屋发展用地外,其余4幅房屋发展用地均无可避免影响到现有的土沉香。规划署续指,土沉香属常见的植物物种,建议移植至合适的接收地点,并于下一阶段进行详细的生态调查,以制定适当的缓解措施,强调没有低估植林区内的生态价值。整份初步环境研究报告亦将于城规会的会议上供委员查阅,有需要查阅的市民,则可联络土木工程拓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