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马】3D打印义手 助孩子捉紧梦想
生来健全并非必然,孩子天生残缺,生活的难题倘可慢慢适应,心理上的挑战可能更难应付。本港有一群志愿之士HK maker club,去年开始为天生手部残缺的孩子3D打印义手。现时两名分别3岁及13岁的孩子已经获得义手。HK MAKER CLUB的成员李再敏表示希望更多专业人士可以协助,例如医生、职业治疗师,让3D打印义肢技术发挥更大功效。
本身从事资讯科技行业的李再敏指,HK maker club由一群喜欢自己动手去造东西的人组成,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各有技能。自己本身懂得写程式,在3D打印义手的项目上通常负责软件部分。他解释,数年前一个南非工匠在工业意外中失去了几只手指,一位美国教授首次以3D打印为他制造义手,有关程式在网上公开,于是所有人都可以下载,然后因应实际情况调整。
他表示,由于义手的安全规格没义腿般严格,暂时只有手的义肢适合3D打印。“如果义脚行行下出现问题,后果可以好严重,义手相对影响少啲。”现时打印义手主要以两种材料,包括ABS及PLA两只材料。ABS为塑胶,耐热能力较强,达摄氏220度,但加热时会有毒。PLA则为可生物降解材料,无毒性而且较有光泽,但溶点相对低,只有摄氏185度。李再敏说,用PLA制成的义肢如果被曝晒,可能会变软。3D打印的义手重量大约为200至240克,比传统义手轻两倍。打印一只义手大约需要6小时,成本约为美金50元,即约港币390元。
李再敏又透露,至今有四位小孩的家长接触协会,要求制作3D打印义手,现已完成2个个案,分别为3岁及13岁的小朋友。“见倒啲小朋友对于只义手好有期望,一只义手未必可以帮佢地解决哂所有问题,但至少心理上可以有帮助。”他表示现时他们的服务完全义务性质,希望有更多专业人士支持,例如医生、矫型师及职业治疗师,让更多有需要小孩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