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政策分析】城巴车祸显劳动力不足 林郑应取回单程证审批权
上星期发生的城巴夺命车祸,有指业内人手严重不足,肇事车长要长时间加班工作。特首林郑月娥在周二(9月26日)指,人力不足的问题,已长期困扰香港社会。林郑曾经负责人口政策,对这个问题应有充份理解,但香港要迎战劳动力不足问题,应该由香港最主要的人口增长来源,即取回单程证审批权入手,否则所谓的人口政策,只会沦为纸上谈兵。
延伸阅读:【城巴夺命车祸】香港人口老化致人手不足 林郑︰明年劳动力下降
车长待遇应该改善 劳动力不足莫回避
今次大车祸之后,社会的讨论焦点,集中在巴士公司的编更和薪酬等问题。当然,不少车长要日踩十多个小时,月入也未必有两万元,情况的确差强人意,无论是巴士公司的加班安排、待遇条件,以至政府对巴士车长的工时规管等等,都必须要检讨。
但是,就算巴士公司和政府愿意改善,最始终回避不了是否有足够人手开工的根本问题。因为人手不足,并不是个别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劳动力市场都正面对的困境。
香港的失业率在过去6年多以来,都低见“3字头”,长时间全民就业的情况,在回归以来可谓极其罕见,而且劳动人口将在明年见顶,之后将不断减少。因此,就算个别行业改善了待遇条件,吸引了一些新人入行补充职位空缺,但可能又变成另一个行业人手不足。如果因此抢高了人工,相关行业的打工仔固然受惠,不过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是好事。
延伸阅读:【城巴夺命大车祸】各行各业“工求人” 人手不足岂止困扰巴士业
人手不足损社会利益 建造业成典型例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建造业。近年建造业人手不足以应付大量工程,结果业内人工不断被抢高,除了令香港的建筑开支变成全世界最贵,羊毛终归出在羊身上,而且建设进度亦因为人手不够而变得缓慢。
试想一下,就算林郑政府突然提出要将公屋建屋目标增加一倍,更下定决心征收球会现址、棕地等加快建屋,但香港有没有可能突然变多一倍建筑工人?现实是,根据政府统计处数据,截至今年6月,全港公营地盘的职位空缺多达1,324个,现时也不够人开工,政府就算有地、有钢筋水泥,但面对劳工不足,也不可能将“面粉”变成“面包”。
因此,改善个别行业的待遇是一回事,如何应对整体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是另一回事。而林郑月娥在上届政府担任政务司司长时,曾经领导过人口政策咨询,不过社会却对此“无感”,因为整个咨询都回避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香港的人口增长主要来源是单程证,但政府却只是被动地配合内地的审批,香港全无话事权。
取回单程证审批权 始有真.人口政策
而其客观结果,就是香港因为每日150个单程证配额,带动了“人口”增加,但“劳动力”却未见相应增长,因为藉单程证来港的新来港人士,大多是为了家庭团聚,来港照顾家人。
据统计处在2011年做过的专项调查,当时新来港人士的劳动参与率只有47.8%,较香港整体水平低近十个百分点,而新家园协会在2015年的调查更显示,受访新来港人士只有约三成有工作,有全职工作的更仅约一成。
当然,家庭团聚的权利应该受到尊重,但香港亦应该有权利制订适合本身需要的人口政策,以配合经济发展、劳动市场需要,例如对一些具特定职业技能的申请者可额外加分。尤其当不少内地大城市早已对外来人口实施日趋严格的落户措施,配合本身的人口政策,而香港要取回单程证审批权,其实也是理所当然。
虽然当年的林郑曾指,内地当局对单程证的审批权是依照基本法处理,但就算把基本法翻到烂,也没有单程证必须由内地当局审批的条文。既然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来港时,也明确指出香港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挑战、传统优势相对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而人口政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假如林郑连单程证审批权也无法要回来,又如何解决习近平所点出的香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