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百科】过渡房屋非新鲜事 港早有临屋区、徙置区、中转屋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社联正研究在香港引入货柜组合屋,利用闲置土地兴建临时房屋,以应付急升的房屋需求。过渡房屋在港绝非新鲜事,早于1946年,本港已有首个临时房屋区,用来安置受清拆、火灾或其他天灾影响的居民。其后临时房屋区由原始的木板、锌铁搭建,进化成有石棉瓦顶,再于90年代末期演变成4至29层高的中转房屋。
直至今天,中转房屋仍旧存在,成为等候入住公屋的基层家庭暂时栖身之所。

临时房屋区(1946年至2001年)

香港早年有不少临屋区。(香港公共图书馆资料)

临时房屋区是香港已消失的公共房屋,用来用来安置受清拆、火灾或其他天灾影响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时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者的临时居所,现被中转房屋取代。临屋区是两层高或是只有一层的临时楼宇,香港先后出现80多个临屋区。全盛时期,有逾4万户,共13多万人居住。

中转屋(1996年至现时)

葵盛中转房屋。(房委会图片)

临时房屋消失后, 房委会将部份徙置大厦及政府廉租屋大厦改装成中转房屋  。由于兴建中转房屋需时,及需要安置临时房屋区的居民,当局首先于1996年暂时把原本拆卸重建的石篱(二)邨第10座和第11座、葵盛东邨第12座翻新为中转房屋,即石篱中转房屋及葵盛中转房屋。1998年,房委会再分别于西贡和元朗兴建第一批新建的组件中转房屋,即西贡中转房屋和朗边中转房屋,但目前已清拆。

宝田中转房屋已改公屋 石篱或步后尘

为应付当年中转房屋的需求,当局决定兴建规模较大的新式多层中转房屋,即是屯门的宝田中转房屋及天水围的天恩中转房屋。多层中转房屋楼高28层、每层单位36个,外型亦由长形改为十字形。由于近年中转房屋的需求下降, 政府已将屯门宝田中转房屋部份单位改作公屋出租。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主席黄远辉早前亦指,石篱中转屋维修成本高,加上位于屯门宝田邨的中转屋,亦可应付目前需求,如将石篱中转屋改建成公屋,可提供约1,100个单位。

徙置区(1953-现时)

石峡尾邨是“第一型”设计的徙置大厦。(房委会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逃难后回流人士及新移民纷纷来港,香港的人口急增,当时居民多住于以废木和铁皮等物料搭建的寮屋。1953年圣诞夜,石硖尾寮屋区发生大火,约58,000人痛失家园,无处栖身。政府立即兴建两层高的平房以临时安置灾民,本港徙置区稍见雏型。政府其后以钢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首批共八幢六层高的徙置大厦于1954年年底建成,即现今的石硖尾邨,为香港公营房屋发展计划揭开序幕。

随后八年,另有21座七层高的大厦落成。据房署介绍,这些属于“第一型”设计的徙置大厦,住宅单位分成两翼,连接两翼的走廊设置公用卫生间和洗涤设施;从上俯瞰,这些大厦外型呈“工”字型,故亦被称为工字型大厦。早期的设计的住宅单位是背靠背排列,门口面向走廊。有五个成人的家庭仅获编配面积约120平方呎的单位。室内并无厨房或浴室,居民须使用设于两翼之间的公共厕所和浴室,并在家门口的走廊煮食和晾晒衣物。大厦也没有电梯,居民要使用设于楼梯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