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推首年住宿体验计划 参与新生可住宿最少一年
香港科技大学推行“首年住宿生活体验”计划,参与计划的新生,可由现时最少一个学期住宿,提升至最少一年住宿。计划负责人表示,新生在首年入住舍堂,能令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科大现时为所有一年级学生提供最少半年住宿,但新生可透过参加“首年住宿生活体验”计划,获得最少一年住宿机会。计划包括为新生举办迎新营,由高年级学生担任“本科生学长导师”带领,支援新生在个人、社交方面的问题。
本年共有536名一年级新生参与计划,其中包括135名非本地生和401名本地生,另有69名高年级学生担任“本科生学长导师”,比例大概为1名学长对6至8名新生。
助中学生完美转换成大学生
学生住宿及舍堂生活事务处主管杨霖龙表示,计划强调新生在入学首年住宿,原因在于能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希望能“由中学生完美转换成大学生”;对非本地生而言,杨指出他们千里迢迢到香港读书,初时“friend(朋友)都冇个”,因此计划亦有助他们与本地生建立关系。
杨又指出,舍堂生活是大学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环,可补足日常课堂的不足。他强调,计划并非将举办迎新营中央化,但承认传统迎新营有不足之处,例如过于集中在建立本地学生关系,未如新计划下的迎新营般国际化。
提供约600个名额 住宿达一年
有关计划现时只提供约600个名额,但本年约共有2,400名新生,当中包括2,000名本地生和400名非本地生,计划名额与新生数目仍有一段距离。杨表示,校方将检讨成效,会逐步提高计划名额;而计划以外的新生,仍有最少一个学期住宿安排。
参与计划的一年级新生谭钊颖表示,参与迎新营能与不同国籍人士沟通,亦能认识来自不同学院的同侪,形容计划是桥梁,提供很好的支援。来自德国的新生Max Rossner则指,参与计划的得著“超出想像”,能令他融入本地学生群体。
梁君翔是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3年级学生,作为“本科生学长导师”,他认为与新生沟通时要“率性,唔好扮嘢”,又订下规矩,不论本地或非本地生,只能以英文沟通,并寻找共同话题,打破不同国籍新生之间的隔阂。
科大表示,共有约2,000名新生有兴趣参与计划,经抽签后有600人获邀参加,最终有536人接纳邀请。学长导师方面,有515名二年级或以上学生报名参与,经遴选及面试,最终有69人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