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区|最快年底可中环坐船前往 本年度经常营运赤字料10亿

撰文: 倪清江
出版:更新:

西九文化区两个新项目将陆续落成,行政总裁冯程淑仪今日(6日)表示,正在艺术公园海旁兴建的南面登岸码头,预计在今年落成,最快今年底开办往返中环8号码头的新航线,料船程10分钟内;而设有大中小三个剧院的西九演艺中心前临维港,预计2026年落成,可供演出及办大型宴会,为西九带来财政收入。

财政方面,西九文化区预计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4/25年度,撇除利息收入后的“经常性营运赤字”大约为10亿元,与上年度相若。冯程淑仪表示,财政储备将于今年底用毕,不过由于政府已批准第2区住宅项目,管理局得向外举债支持营运;她预计向城规会申请及咨询区议会等程序今年内完成,会视乎市况推出招标。

2024年上半年访客人次逊预期 下半年显著增长

冯程淑仪今日在与传媒聚会时表示,2024年上半年访客人次较预期减少,导致门票收入及博物馆商品销售等企业对顾客(B2C)收入,以及餐饮商户收入表现逊于预期;不过到2024年下半年,营运表现有所改善,访客人次显著增长,带动收入增加。

她举例指,“贝聿铭:人生如建筑”特别展览广受好评,半年展览共录得逾22.5万人次参观;2024年合共呈献了超过1,100场演出,吸引了近26万名观众;2024年底举办的“西九缤纷圣诞”吸引了超过77万人次到访西九艺术公园,比2023年的45万访客人次大幅增加七成。

内地与澳门访客占两大博物馆访客大比数

她表示,故宫博物馆及M+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的访客中,内地与澳门访客已比例已超过本地居民,以今年1月的数据计算,故宫博物馆香港居民及海外访客分别占23%及11%,而内地与澳门访客则占66%;M+方面,本地居民占入场人士38.8%,略少于内地与澳门访客比率(43.1%),而海外访客则占18.1%。

西九文化区故宫博物馆66%访客为内地与澳门游客。(资料图片)

本年度为“艰难一年” 员工拓收入 “馆长都要去跑数”

冯程淑仪形容2024/25年度是“艰难一年”,她指整体市场环境于2024年变得更具挑战,外围政治及经济不明朗,经济增长步伐有所放缓;同时本地消费依然疲弱,旅游业仍未全面恢复,内地及亚洲旅客稳步增长,但长途旅客访港仍处低水平,旅客消费模式亦改变,令西九文化区的营运表现面对较大挑战。

她表示,管理局致力严控成本,积极开拓新的收入来源,以及推动项目商业化,逐步为西九的长远财务可持续性奠定更稳固的基础,逐步为西九的长远财务可持续性奠定更稳固的基础。她透露,本年度积极开源,“同事去揾银,馆长都要去跑数”,为活动找赞助。

预计利息收入不及上年度 财政储备年底用尽

在过去三个财政年度,管理局基本营运赤字连续三年下降,2023/24年度比较对上一个财政年度下降约20%至5.78亿港元。不过她提到预计3月底截止的2024/25年经常性营运赤字,在除了利息收入后,与会2023/24年度相若为10亿元;由于财政储备将于今年底用尽及利率下降,她预告利息收入不及上年度,本年度的实际基本营运赤字要稍后才确定。

西九文化区政总裁冯程淑仪。(倪清江摄)

何时招标出售第2区住宅土地会视乎市况而定

冯程淑仪表示,政府去年7月16日通过放宽西九文化区的“加强财务安排”,主要允许西九文化区出售第2区住宅单位和管理局保留所得的全部收益,因而可以向外举债,使管理局可继续其运作约10年。她指已向城规会呈交更改土地用途申请,以及咨询区议会等持份者,预计今年内完成。至于何时招标,会视乎市况而定,估计由招标、建地基及上盖物业,需时多年。

由政府委托西九文化区兴建的南面登岸设施和海堤改建,以及排水、排污及供水系统工程现正进行,预计今年底完成。西九文化区艺术公园海旁将有一个新码头落成,长约60米。冯程淑仪透露,预计将开办来往中环8号码头至西九文化区渡轮服务,船程约10分钟,预料最快今年底启航,以接载访客由中环直接到西九,相信有吸引力。

另外,面向维港的西九演艺中心预计2026年落成,设有大中小三个剧院,依次可容纳1,450、600及270位观众,可供演出舞蹈、戏剧及音乐剧,以及办大型宴会筵开逾30席,为西九带来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