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出没注意】近万网民联署救狐 海洋公园否认因引进政策拒收

撰文: 杨婉婷
出版:更新:

白色皮毛、黑色发丝,美丽却悲哀的小狐狸,不足一个月的牠大起大跌。牠被困引水道,获救送至爱协,再转交有狐狸专家的海洋公园照顾,初时指会留在公园作六个月隔离期,总算有个安稳居所。然而,两周过后,基因测试证实小狐属“赤狐”,海洋公园便拒绝接收。海洋公园称,不论是赤狐或大理石狐,皆不适合与北极狐或园内其他动物一起生活,与园方“引进动物的政策”无关。因仍未找到照顾小狐的合适地方,公园会继续照顾。关注动物权益的团体批评多间大机构以资源不足为由拒收小赤狐,担心牠面临被人道毁灭,就事件发起网上联署,获近万名网民赞好,多名立法会议员及社会人士亦表态支持。

美国有机构初步答允收留银狐。(资料图片)

半年隔离期变两周基因测试​

海洋公园上月由爱协接收了小赤狐,初期双方皆曾透露小狐会在海洋公园进行隔离六个月,待确认品种、健康情况后,再决定小赤狐去向。海洋公园今回应事件时,却无提及半年隔离期一事,仅称7月19日上午由爱协接收狐狸后,当时双方同意暂由公园照顾狐狸约两周,直至得知基因测试的结果。

证实为赤狐 公园翌日向爱协称无法接收

至7月31日,海洋公园透过基因测试,得知该狐狸为赤狐。海洋公园发言人称,几经考量后,基于赤狐或大理石狐均不适合与北极狐或园内其他动物一起生活,而公园亦未有符合赤狐福利要求的配套设施作为其长期居所,便于8月1日联络爱护动物协会商讨照顾狐狸的可行方案。

公园﹕拒收小狐与“引进动物政策”无关

至8月2日,爱协于网上发表新闻稿,指海洋公园因赤狐不符“引进动物的政策”,加上人手问题未能继续照顾,需“紧急交还”小狐狸。海洋公园否认此说法,向爱协解释后于8月3日发表共同新闻稿交待事件。而海洋公园发言人回应事件称,海洋公园未能接收赤狐或大理石狐,是基于这两种狐不适合与北极狐或园内其他动物一起生活,而公园亦未有符合赤狐或大理石狐福利要求的配套设施作为其长期居所,与该园的“引进动物政策”无关。

否认紧急交还 公园暂续照顾

至于“紧急交还”小狐狸一事,海洋公园表示,由于至目前为止,尚未找到照顾小赤狐的合适地方,海洋公园会继续照顾该狐狸。公园现正与渔农自然护理署及爱护动物协会商议,为狐狸的未来作最好的安排。

行山人士当时爬入引水道内喂饲小狐狸。 (资料图片)
麦志豪称,若渔护署将银狐人道毁灭,他会号召市民上街游行。(资料图片)

近万网民联署救赤狐

网上动物团体《香港动物报》要求渔护署、爱护动物协会及海洋公园及早达成共识,为小赤狐安排安全及稳妥的居所,及承诺不会进行人道毁灭,为此发起网上联署,呼吁市民按赞及留言表态支持,短短一日内已获近万名网民赞好支持,同时多名关注动物权益的立法会议员及动物组织亦表态支持,包括立法会议员邝俊宇、毛孟静及谭文豪,以及非牟利兽医诊所及十八区动保专员。

麦志豪﹕海洋公园责无旁贷

非牟利兽医服务协会执行主席麦志豪指出,海洋公园拥有最多资源,较爱协及外间团体更有社会责任,在照顾野生动物上责无旁贷,幸市民的声音令海洋公园态度似乎有所软化,惟小赤狐日后去向仍未明朗。

对于小赤狐寻家一事,麦认为不适宜作领养,因港人家庭空间不足予其活动;而小赤狐本身已家化,不宜野放;嘉道理农场只会照顾本地原生野生动用;湿地公园虽然收养鳄鱼贝贝,惟狐狸类动物似乎不太适合;渔护署理论上无合适地方照顾狐狸。故他认为,除了海洋公园外,难以有其他动物组织适合小赤狐,虽然困养绝非开心的选择,但亦无可奈何。然而,渔护署在小赤狐事件上责任最大,应主动交代事件。

小赤狐事件变罗生门,多个动物团体在接收赤狐一事上有不同说法。(资料图片)

小赤狐“罗生门”时序表﹕

7月14日凌晨﹕小赤狐被困于大屿山凤凰径引水道,两名行山人士发现后,召来消防员救援,其后由海洋公园接收,初步证实为年轻雄性大理石狐。

7月19日上午﹕小赤狐由爱护动物协会手中,转交至海洋公园照顾。当初双方向传媒指,鉴于海洋公园有熟悉狐狸的专家,由公园照顾较佳。小狐会被安排在公园后勤设备作观察,待确认健康情况及品种后,才决定其去向,其间曾提及小狐会在海洋公园作六个月隔离期。

7月31日﹕公园透过基因测试得知该狐狸为赤狐,认为赤狐或大理石狐不适合与公园其他动物生活,包括北极狐,亦无相关配套作赤狐长期居所。

8月1日﹕公园联络爱协商讨照顾狐狸的可行方案。

8月2日﹕爱协指公园经基因测试后,确认为赤狐,故不符合海洋公园的“引进动物的政策”,加上人手问题未能继续照顾,需紧急交还小狐狸。

8月3日﹕海洋公园与爱护动物协会共同发布新闻稿,交待事件的始末,解释与“引进动物的政策”无关。狐狸会暂时由海洋公园继续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