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工程学院动力义肢设驱动器夺创新奖 助截肢病人轻松行走

撰文: 顾志恒
出版:更新:

中大工程学院2个队伍研发出“动力型膝下义肢”及“软性大肠检测及手术平台”,分别帮助截肢病人轻松行走及协助筛查大肠癌,在“挑战杯”全国赛香港区选拔赛中获创新奖,将于11月远赴上海参与全国“挑战杯”竞赛。

中大工程学院2个队伍凭“动力型膝下义肢”及“软性大肠检测及手术平台”在“挑战杯”香港选拔赛中获创新奖。( 顾志恒摄 )

动力义肢用力较少 已在美中申请专利

现时市面的义肢多是被动式的,并不能为截肢者提供额外动能,只是一个模型。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博士高飞、研究助理刘炎南及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生梁丰研,透过人体运动学的特性,设计出“动力型膝下义肢”。该动力义肢内有并联弹簧,将力量储存及释放,并加上驱动器,为使用者提供足够动力,令使用者走路时更省力,步态更自然。

现年20岁的刘先生,小时候因生病在6岁时已截肢。他一向都用固定的假肢,指新的动力义肢因为脚后有推动力,令他走路时用力较少及较平衡,亦没有以前般疼痛。

该发明分别在去年及今年申请了美国及中国的专利。项目已完成临床测试,会准备投入市场,预计售价为2万元人民币,较现时被动义肢的7万元人民币便宜。

刘先生指新的动力义肢因为脚后有推动力,令他走路时用力较少及较平衡。 (顾志恒摄)

自动仿生机械人模仿蚯蚓 作大肠癌测试

中大由潘天乐等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组成的另一团队,亦设计了“软性大肠检测及手术平台”。他们有见现时大肠癌是本港常见癌症之一,及早接受筛查可有效预防及治疗,但公立医院的轮候时间较长,逐设计出可由初级医护人员先为病人作分流的仪器,望能减轻专业人员负担的同时,亦能令人定期做肠镜。

自动仿生机械人运用蚯蚓的原理,头尾作膨胀,中间可伸长及缩短,可在肠内爬行及转弯,角度可达340度。机械人头部亦可搭载不同工具,如镜头,可供拍片储存下来让医护人员分析患病的影片。

生物医学工程学课程毕业生潘天乐指,设计已用猪肠进行过测试,但未知何时能作临床测试,但下星期会推出新模型。

自动仿生机械人运用蚯蚓的原理,头尾作膨胀,中间可伸长及缩短,可在肠内爬行及转弯。( 顾志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