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综援须无偿工作 学者不解为何走回头路 忧受助人失就业支援
综援计划下的就业支援服务将于明年9月完结,政府拟推出新计划,要求15至59岁健全失业受助人每周参与一次“无偿工作”。岭大社会学及社会政策系助理教授欧阳达初指,社署给失业综援受助人的支援中,早有安排受助人参与社区工作,在2003年更要求一星期三日的社区工作,但自2017年,当局已不再要求受助人做义工,转而著重就业支援,新计划如走回头路。
欧阳达初表明对新计划有疑问,不解每周强制一次无偿工作如何帮助受助人求职就业。他指出,停留于申领失业综援的人,通常是有多重困难的弱势人士,现有的就业支援服务透过密集的辅导,按其需求提供不同介入,以至能在中长期逐步减低他们的就业障碍,担心未来受助人会失去重要支援。
政府今早(22日)在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上表示,社署拟以试验形式推行新的“失业受助人士支援计划”,为期两年,取代综援计划下现有的就业支援服务。新计划将要求15至59岁失业健全综援受助人,每周须至少参与一次“无偿工作”,融入社会,违反会被停发7日综援金额。
“无偿工作”非新事 早年曾要求一周三天社区工作
当局形容新计划运作“较为精简”,重点在于透过无偿工作协助参加者融入社会。岭大社会学及社会政策系助理教授欧阳达初则指出,新计划如走“回头路”,并指回顾社署给失业综援受助人的支援中,早有安排受助人参与“社区工作”。
社署早在1999年落实自力更生支援计划时,已要求15至59岁健全失业受助人参与社区工作。及后在2003年,社署推出加强措施,为受助人进行更多工作配对,同时也加强社区工作,失业受助人须参与一星期三日的社区工作。
2017年转向著重就业支援 欧阳达初:无偿工作一日会比𠵱家好?
欧阳达初指,2003年失业综援个案高达四五万宗,令政府有意欲引入上述加强措施,但至2017年开始,当局已不再要求受助人做义工,著重于就业支援。
他估计,当局及合作机构当时也应该留意到做义工无助于受助人求职,“政府都系肯定个就业支援嘅重要性。所以喺呢个背景底下,今日去讲呢个转变(新计划)就有少少疑问。”
“如果只系叫紧佢哋强制无偿工作一日,点样会比𠵱家好呢?有咩证据会觉得咁样系有效过𠵱家个服务呢?呢个系一个问题。”
对象多为有多重困难弱势人士 难靠主流服务培训就业
政府在交予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特别会议的文件中,写道新计划运作较精简,欧阳达初相信有机会指向减少就业支援的支出,意味新计划或不再有职业配对、再培训的配对、就业辅导。
纵然如当局所讲,雇员再培训局、劳工处有类似支援,欧阳达初指出,全球多地为申领失业福利的人士提供的就业支援大多较“度身订造”,上述两者提供的支援,未必能针对失业综援受助人的需要。
“你落得到去安全网嘅人,都系啲相对弱势嘅。”欧阳达初直指,一般的失业人士在经济好转后,便会找到工作离开“综援网”,仍然申领失业综援的人,通常是有多重困难的弱势人士,例如欠工作经验的单亲家长、心理及精神健康上需支援的人、有成瘾问题的人等,“呢啲唔系咁易去返主流嘅服务。”
现有服务密集且度身订造 忧受助人将失去重要支援
欧阳达初认为,现有的就业支援服务有其功能,透过密集的辅导,并按受助人的需求,提供不同介入,除求职辅导,还包括帮受助人重建自信、认识自己等,以至能在中长期逐步减低他们的就业障碍。
他表示,政府提出的新计划,若再无个案管理人员、又无这种密集、且度身订造的服务,担心受助人会失去重要支援,“咁点样可以帮到佢哋就业,或者消除到佢哋就业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