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恩乐园再增两童感染 所有人医学监察

撰文: 欧阳德浩
出版:更新:

卫生防护中心上周公布,位于沙田的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恩乐园爆发手足口病,共有6名幼童受感染,需要暂停服务14日。中心今日(5日)交代调查进展,指医学监测发现再新增两名病人,分别为一名17个月大女童及一名29个月大男童,即爆发个案累计有8名学童,全部人已求医并毋须入院。为有效防止肠病毒71型进一步蔓延,中心将继续为托儿中心内所有学童,进行医学监察。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称本地手足口病活跃程度上升。(资料图片)

上周两度实地视察涉事托儿中心 办讲座提醒家长预防肠病毒

卫生防护中心上周四(10月31日)公布,一名12日大女婴感染肠病毒后并发脑膜炎,同时她的18个月大兄长及父亲,亦出现手足口病感染病征。其后调查并发现,病人兄长暂托的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恩乐园,正爆发手足口病,共6名幼童受感染,需要暂停服务14日,以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中心今日再公布,上周曾两度实地视察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恩乐园,并评估及要求改善幼儿照顾的步骤及感染控制措施。中心除了在10月31日向员工提供健康教育外,并在11月1日晚上举办线上健康讲座,提醒家长肠病毒71型的注意事项。讲座有约30位家长出席。

再增17个月大女童及29个月大男童染手足口病

医学监察发现,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恩乐园再新增两名病人,分别为一名17个月大女童,及一名29个月大男童,即累计有8名学童感染,全部人已求医,毋须入院,目前情况稳定。当中有3名病人的临床样本确诊为肠病毒71型,中心正继续为其余出现病征的幼童检测。

虽然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恩乐园自11月1日起,暂停服务14天,但有鉴于两名新增病人在停课后于家中发病,因此为有效防止肠病毒71型进一步蔓延,中心将继续为所有学童进行医学监察。

本周两日已有9人染手足口病 主要集中幼稚园及小学

中心发言人表示,肠病毒71型是引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之一,主传播及感染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患者的鼻或喉咙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疱,以及粪便。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为最有效预防感染的方法。

中心续指,本港手足口病活跃程度仍处于高水平,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院舍及学校爆发手足口病个案,由9月21日一周录得11宗涉及52人,增至10月26日及11月2日一周录得23宗,分别涉及59人及54人。

至于本周由11月4日起,仅两日已录得4宗个案,涉及9人,主要集中在幼稚园、幼儿中心和小学。中心会再次向学校发信,呼吁提高警觉及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10至12月小型高峰 吁家长多加留意

中心又指,手足口病和肠病毒71型感染的高峰期一般为5至7月,而10至12月亦可能出现较小型高峰期;学校和院舍幼童有密切接触,令疾病较易传播,可能出现爆发个案,提醒家长应多加留意子女健康情况。

中心并提醒,由于酒精未能有效杀死一些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例如肠病毒71型,因此酒精搓手液并不能代替枧液和清水洁手。

中心向市民及院舍人提供以下预防感染的建议:

.保持空气流通;
.饭前、如厕后,以及处理尿片或其他被粪便沾污的物品后应洗净双手;
.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尤其是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私、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1比99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含5.25%次氯酸钠的漂白水与99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至30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
.用吸水力强的即弃抹巾清理可见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然后用1比49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含5.25%次氯酸钠的漂白水与49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邻近各处,待15至30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
.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发烧及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回校上课;
.减少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家长应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让校方知悉病童的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