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杰青2024|气候专家弃读医从环境科研:医治环境也是医治人
“十大杰出青年选举2024”结果今日(8日)出炉,是自2014年再次选出10名杰青。香港唯一获颁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研究奖的气候专家戴沛权是得奖者之一,他高中毕业后曾获中大医学院录取,但因自小对自然的热爱,弃医选择到麻州理工学院就读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后来回流香港继续教学和研究。他认为“医治环境也是医治人”,勉励年轻人好好思考自己热爱做什么事。
另一名杰青是港大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麦龙儿,她有份为在囚人士成立丙型肝炎筛查计划。她强调自己并非神医,也非天才,并认为“病人才是老师”,相信一小步慢慢累积知识,帮到病人多一点已很值得。
十大杰出青年2024全名单:
1.运动员有前香港男子剑击运动员张小伦
2.香港唯一冰雪攀登女运动员、长洲包山后龚子珊
3.香港女子武术运动员莫宛萤
4.前香港女子网球运动员、女子网球港队队长张玲
5.港大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麦龙儿
6.科技公司“路邦”创办人麦骞誉
7.港大医学院助理院长(教学创新)刘巨基
8.香港唯一获颁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研究奖的气候专家戴沛权
9.香港人寿保险经理协会副会长容思瀚
10.香港眼科医院副顾问医生及青光眼科主管黄蔼汶
戴沛权表示小学已喜欢看动植物记录片,例如明珠台的《变变变生命力》、《挑战生命力》,又到公园捉小昆虫、蜗牛回家饲养。高中时,他有修读生物学、化学,学习到自然生态系统是环环相扣,以及见到人制造了很多有毒污染物。
他说虽然当时对环境有浓厚兴趣,但并不知道这领域有什么前景、以及香港的升学方向;犹幸最终自小梦想的麻州理工学院录取他,加上全额奖学金,决定弃中大医学院的学位,虽然初时家人不理解,但最后都容许他选择走自己想行的道路。
▼2024年10月8日 “十大杰青”结果公布▼
12年前,他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当时中大开新课程地球系统科学,于是回港从事气候环境科学研究及教学。他说自己虽然无从医,但认为环境恶化会令更多人患病,因此希望“医治环境,也是医治人。”他期望透过研究粮食危机与气候变迁的关系,以在地视角,改革香港的粮食系统,例如从较近距离地方进口食物,减少碳里程,又鼓励“多菜少肉”。
被问到外国环境科研或更多机会,为何仍回流香港,他表示香港研究不多,正是回来的原因,希望能帮上忙。他又勉励年轻人好好思考自己最想做的事,寻找自己热爱和世界需要吻合的地方;他以林家谦的《Just Carry On》,鼓励他们拥抱召命,排除万难,为世界褐色的角落添上色彩。
今届杰青亦有医生,其中一名是肠胃肝脏科专科医生、港大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麦龙儿。她有份为在囚人士成立丙型肝炎筛查计划,并推动及早检测及诊治常见肝病,例如筹备香港肝寿基金的乙肝检测快车,又于玛丽医院成立脂肪肝专科门诊。
她强调自己并非神医,也非天才,自己读高中时也没把握能考入医科,但当时母亲对朋友预告她会读医,令她有不少压力,但同时是“杀手锏”,推动她努力考入医学院。
读医时,她常跟同学轮流扮演医生和病人,笑言练习时甚至觉得可以投身演艺界,但其实是为了练习问症技巧,从中发现彼此为师是很好的学习。她形容求学是一种态度,常常寄语学生“病人才是老师”,听他们亲述病情,比独自苦读十小时,所学更有价值、更宝贵;又提醒学生不要期望成为神医,反而是做个稳阵可靠的医生。
目前她正与大学医生团队推行肝炎筛查先导计划,以无创方法了解病情。她说虽然知识增长有时缓慢,但希望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一小步一小步累积,哪怕只帮到病人多一点点,也非常值得。
▼2024年10月8日 “十大杰青”结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