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生为清洁工手推车加刹车、延伸手柄等 工友试用后感合用

撰文: 吴绰诗
出版:更新:

早前有团体关注清洁工暑热下工作,但除了夏天,清洁工每日还要面对使用手推车所带来的劳损。近日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推行“共创清洁工友手推车”,学生落区观察,了解清洁工使用手推车的习惯,然后改良设计,包括增加刹车系统、防止物品掉落的背网及延伸手柄。

社群设计师陈嘉兴称,留意到不少工友都有自行用不同物料“改良”手推车,方便使用,因此设计出“车仔面式”手推车,让工友自选适用配件,希望将来有更多贴合不同需要的车种。

几名工友试用后都觉得合用。清洁工人职工会组织干事胡美莲表示,现时工友的手推车缺乏专用设计及装备,期望食环署等相关部门在手推车加入新装备,以减少劳损,符合职安健标准。

+9
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改良的清洁工手推车,有刹车系统、尼龙背网及延伸手柄。(黄宝莹摄)

设计及社工透过观察、与清洁工人交流制作四款改良原型

项目于今年2月由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推行,几十名设计、社工等学系的学生参加一共三天的工作坊。

在明爱牛头角社群中心及食环署职工权益工会的协作下,他们到观塘区观察、与街道清洁工交流,并亲身试用工友的手推车,制作了四款改良原型。其后社群设计师陈嘉兴再修订设计,最终制作出“标准车”及“长车”两个款式。

清洁工不时要上落斜路,或固定手推车,因此增加了刹车系统。(黄宝莹摄)

行行人路时有暗斜 加刹掣防手推车滑走

改良手推车加设了两个刹车手掣,陈嘉兴分享说,观察了—部分工友要上落行人天桥,下坡时要用力拉住,以免车向下冲。就算是一般行人路,都有不少斜路及高低不平,他曾见工友因此在道路横放手推车,或用灯柱顶着。他指刹车系统除了能拖慢车速,更有锁定功能,令工友放心走动去别处工作。

背网设计两功用 延伸手柄减弯腰劳损

陈嘉兴又观察到不少工友用尼龙绳、铁丝等各种物料,在把手空隙自制“背网”,除了防止垃圾掉落,亦挂起个人用品,但物料容易磨损。因此他沿用清洁工的智慧,使用更耐用和阔的尼龙带,制作格网。

另外,现时一般清洁工都需要在车插上红旗,作安全标示,陈嘉兴留意到有工友把旗杆当作手柄,不用下下弯低腰。由此他设计了可伸缩的延伸手柄,工友需要时就能挺直腰推车。手推车的角位亦加装了防撞物料,以及加阔了反光斜纹,提高安全性。

设计师陈嘉兴试用手推车。(黄宝莹摄)

车仔面式设计贴合用家需要:最地道、用得最多

陈嘉兴补充,选择改良“港式角铁手推车”,而非设计高科技新工具,因为它是香港独有,“最地道、用得最多”,贴合工友使用习惯。他又形容设计是“车仔面式”,有不同配件可自由组装或拆除,例如车侧挡板防垃圾掉落,而如果想加阔车身,亦可使用伸缩式伸延支架。

最后成品由四名港九新界的清洁工在街头试用,他们都一致认为刹车系统、尼龙背网及延伸手柄十分实用。部分工友认为车身较重,上斜较辛苦,但一般情况可以接受。

手推车成本约$1200 料大量生产可压低价钱

陈嘉兴表示,手推车原型的成本约1,200元,因为是个别制作、成本较高,相信如大量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项目经理郑依依表示,日后会向食环署、清洁外判商及职安局推广较受工友欢迎的配件,希望相关部门在合约中订明要加入这些配置。她又说,将物色更多不同型别的工友作街头测试,包括个体户、“三无大厦”倒楼清洁工等。

工会倡食环署合约订明手推车标准 缔造劳动友善环境

清洁工人职工会组织干事胡美莲认为,现时清洁工的手推车缺乏专用设计及装备,未必符合职安健标准。她举例,手推车没有位置安放扫把,不少工友每次都要擡高扫把、置于收集回来的一袋袋垃圾上,很大劳损。她促请食环署带头加入新装备,并期望其他部门跟随。

食环署职工权益工会副主席李美笑亦指出,食环署清洁外判商合约中,没有清晰订明手推车的标准。她希望当局与时并进,让不同型别的清洁工有其专用手推车,例如收集乡村垃圾的工友需要用到240升的大型垃圾桶,一般手推车难以安放,“垃圾车应有两三架,切合不同环境和工作。”

明爱牛头角社群中心社会工作督导主任秦诗韵则表示,现时是工友迁就手推车,要用自己方法和智慧解决疑难,例如使用砖头或纸皮来固定车。她说,“好比专业司机有倒后镜、响咹,清洁工都一样”,透过改良手推车,清洁工的工作更顺畅的同时,亦希望提升其专业性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