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暑热警告|团体调查九成清洁工曾现热疾病征状 倡检讨工作量

撰文: 陈丽娟
出版:更新:

劳工处推出的《预防工作时中暑指引》至今已有一年,关注基层团体“关注草根生活联盟”就该指引对多名清洁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九成街道清洁工曾出现热疾病征状,另有四成清洁工认为指引未能保障工友的健康,忽略清洁工的实际工作环境。团体建议政府检讨清洁工的工作量,或将指引加入投标书成为甄选外判承办商的准则之一。

关注草根生活联盟指出目前《预防工作时中暑指引》对街道清洁工的保障不足,忽略清洁工的实际工作环境。(关注草根生活联盟提供)

关注草根生活联盟研究街道清洁工对《预防工作时中暑指引》的理解和推行现况,以及在恶劣天气下工作对他们健康的影响。该团体调查了93名在旺角区工作的街道清洁工,发现其中有22名受访者仍未知悉该预防中暑指引,大约占整体两成半;另有10多名受访者未获公司安排发放便携电风扇、手袖、帽子,和饮用水等降暑用品。

不过,调查亦显示,即使有九成街道清洁工已获公司在工作中提供行动式风扇,仍有清洁工友出现疲倦、口喝、头晕头痛、体温上升,与恶心、呕吐等热疾病征状;四成受访者认为指引未能保障工友的健康。

九成街道清洁工在已经获得公司在工作中提供行动式风扇的情况下,仍有工友出现疲倦、口喝、头晕头痛、体温上升,与恶心呕吐等热疾病征状;四成受访者认为指引未能保障工友的健康。(关注草根生活联盟提供)

关注草根生活联盟表示,现时指引中,清洁工穿着不透气保护衣,在暑热警告生效下工作,才会每小时增加15分钟的休息时间;但雇主若提供散热装置(如行动式风扇),便会向工友扣减出现暑热警告时建议每小时15分钟的休息时间。该团体续指,相关指引亦未考虑到清洁工需长时间、露天、体力、劳动的工作下,体内恒温机制的失衡及佩戴口罩,导致中暑机会增加。

另外,清洁工的工作地点不固定、平均年龄较年长,亦会导致“暑热警告”提示接收情况不理想。调查又显示,近八成受访者在暑热警告发出时不会完全跟从指引休息,因为他们希望“早些做完回垃圾站休息”和“工作未完成,休息完要继续工作”。这显示工友工作量大,优先选择处理工作,忽略自己的健康。

关注草根生活联盟建议政府引入暑热警告讯号的升级机制,如当黄色暑热警告维持足够时长,便会自动升级为红色暑热警告;暑热警告工作时,佩戴口罩也能增加休息时间;于指引加入雇主通知雇员的建议机制;检讨街道清洁工的工作量;将指引加入投标书成为甄选外判承办商的准则之一,将承诺切实执行指引成为中标的必须条件或成为加分项目。

关注草根生活联盟建议政府引入暑热警告讯号的升级机制;检讨街道清洁工的工作量;将指引加入投标书成为甄选外判承办商的准则之一。(关注草根生活联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