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发展处成立 霍启刚:会否为文化团体觅场地?
身兼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的立法会议员霍启刚在“01论坛”撰文指出,本港的演出场地和配套设施不足,又缺乏发展艺文场地政策,或鼓励民办场地等计划,恐成为窒碍文旅经济发展的关键。
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的霍启刚在文章〈场地不足成文旅发展绊脚石 从上海新演艺空间中反思求变〉中表示,香港的大型、中型及小型场地十分匮乏。“随着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最后营运至6月30日,香港大球场亦改建在即,令本港可举行活动赛事及表演的场地又减少两个;预计明年才启用的启德体育园,虽可容纳多达5万名观众,惟邻近交通配套和餐饮设施不足等问题仍未解决。”
过去,无论是香港本地剧团或希望到港展览的内地、海外团体,拟申请演出场馆,往往因香港场地预约爆满而苦恼。甚或无缘举行,这无疑影响了文化艺术在港落地,不利香港巩固“盛事之都”的定位。
霍启刚早前到上海拜会了文旅官员和多位演艺场地负责人,参观了亚洲大厦、世茂广场及第一百货的演艺新空间。他提及这些“新空间”在疫情期间,从旧式办公大楼或人流大减的购物中心,改建转型为小型剧场,通常只有一百至几百个座位,以作为替专业剧场的补充定位,吸引年轻人蜂拥而至,带动了附近商户的消费,让整个社区聚集人气、重新活力起来。
他在文章中问到,“政府能否推出针对性政策条件,或善用已有的设施、或鼓励商界释放更多空间给文化团体,为文化行业提供条件发展。例如会否在刚改组的文创产业发展处加入新的职能,为有意开拓空间的团体找寻合适地方,并为他们对接各个政府部门,解决申请牌照上的种种疑难?”
霍启刚又建议香港和内地很多场馆、艺术家等行业领域进行互动,认为特区政府应尽快与广东省政府协调,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的各项目标,从共同举办活动到打通文化艺术的合作机制,为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走出重要一步。
霍启刚在立法会民政及文化体育事务委员会已要求讨论制订本港长远文化政策的事宜,包括“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交流,以及推动本港艺术科技发展的措施,惟讨论时间尚未确定。另外,委员会去年6月曾要求政府当局就“体育及康乐设施五年计划”下的项目的落实进度提供详情,但至今仍待政府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