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应急救援协议今签署 应对极端天气 陈国基:三地目标一致

撰文: 梁祖儿
出版:更新:

香港政府、澳门政府及广东省人民政府今日(14日)在香港签署《粤港澳应急管理合作暨大湾区应急救援行动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旨在粤港澳区域建构一个由政府主导、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主体、以行动为核心的应急救援合作体系,加强三地应急救援能力,以应对事故灾难及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致辞时表示,全球气候变化正加剧,极端天气愈趋频繁,大湾区更是“典型的气候脆弱区”,容易受到台风、暴雨等影响,他强调粤港澳三地目标一致——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协议可完善大湾区跨境应急救援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

香港政府、澳门政府及广东省人民政府今日(14日)在香港签署应急救援协议,加强三地应急救援能力。(邓炳强Facebook图片)

协议包括资源共享机制及应急动员协调机制等

粤港澳三地政府现共同制定覆盖大湾区城市的全新《粤港澳大湾区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当中包括技术和知识交流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以及应急动员协调机制,以提升三地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让应急救援资源能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切实提升跨境救援效能。

陈国基表示,今日5月在江门举行的首次大湾区应急救援联合演练“联城——2024”,体现三地政府对应急救援工作高度重视,以及大湾区紧密融合。(政府新闻处图片)

陈国基:大湾区是“典型的气候脆弱区” 易受台风、暴雨等侵袭

陈国基指出,现时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更为频繁,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大湾区是“典型的气候脆弱区”,易受台风、暴雨等侵袭。广东省在今年首四个月的降雨量明显偏多,其中4月的平均雨量达到497.4毫米,比一般同期多1.8倍;而香港在今年5月初出现特大暴雨,将军澳更录得一小时145.5毫米的特大雨量,这些都反映极端天气的挑战迫在眉睫,强化大湾区的应急管理合作更形重要。

他表示,三地政府一直有在应急管理上稳步交流合作,如在去年,港府曾到澳门观摩代号“水晶鱼2023”的台风民防演习、参与在深圳代号为“应急使命2023”的防汛演练。他称三地政府将共同做好超前部署,完善大湾区的跨境应急救援机制,发挥三地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

邓炳强:有今日嘅合作成果,全赖三地团队嘅全力推进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代表香港,与粤澳政府代表一同签订协议。他指协议为加强三地应急救援能力,应对紧急事故灾难同自然灾害迈出一大步。“动笔签署当下,我亦心有触动,有今日嘅合作成果,全赖三地团队嘅全力推进,我衷心感谢各团队嘅努力,为实现大湾区共享应急救援资源、提升跨境救援效能而写下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