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港男游印度腹泻回港求医 粪便验出含霍乱弧菌正隔离治疗
撰文: 江丽盈
出版:更新:
一名29岁男子6月初与家人外游印度,出现腹泻,6月10日到港怡医院求医,其粪便样本经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化验后,今日(14日)证实含产生肠毒素的霍乱弧菌O1小川型。该男子昨日(13日)起入住私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情况一直稳定。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正调查一宗外地传入的霍乱确诊个案,一名过往健康良好的29岁男子,于6月2日至4日期间曾与家人外游,6月5日开始出现腹泻,至6月10日到港怡医院求医,当时无需入院。
该男子的粪便样本经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化验后,今日证实含产生肠毒素的霍乱弧菌O1小川型。病人昨日起入住私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情况一直稳定。
初步调查显示,病人的同行人士和家居接触者至今没有出现病征,并正接受医学监察。卫生防护中心人员已视察病人的住所,并采集临床和环境样本进行化验。食物环境卫生署亦已对有关住所的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
中心暂未发现个案与本港早前录得的一宗有相同外游纪录的外地传入霍乱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连,正继续就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指,大部分霍乱病人出现腹泻或呕吐等肠胃不适的病征。病情严重者会有突发严重腹泻呈米水状和带有鱼腥味的大便、恶心和呕吐。若未能及时接受适当治疗,有可能因严重脱水而死亡。
中心也指出,霍乱通常透过进食受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不常见,并建议市民,不论在本港或外游时,保持良好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