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港女游马来西亚后染霍乱 玛嘉烈医院隔离治疗 情况稳定
撰文: 梁德伦
出版:更新: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表示,录得一宗外地传入霍乱确诊个案。中心指,一名25岁女子于6月30日至7月3日期间,曾到马来西亚旅游,回港后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及呕吐,曾入住仁安医院,其粪便样本经卫生防护中心化验后,今日(11日)证实含产生肠毒素的霍乱弧菌O1小川型。女病人现于玛嘉烈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卫生防护中心指,该名女病人最近外游时并没有同行人士,她的家居接触者至今没有出现病征,现正继续调查个案。中心发言人指,大部分霍乱病人出现腹泻或呕吐等肠胃不适的病征,病情严重者会有突发严重腹泻呈米水状和带有鱼腥味的大便、恶心和呕吐,“若未能及时接受适当治疗,有可能因严重脱水而死亡。”
中心提醒,霍乱通常透过进食受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不常见;而旅客从受霍乱影响的地区返港后,如出现霍乱病征,应及早求医,并将外游纪录告知医生,并遵守良好个人、食物和环境卫生。
卫生防护中心建议市民,不论在本港或外游时,保持良好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彻底煮熟食物和煮沸食水,才可进食或饮用。不应光顾无牌小贩、避免进食凉拌食物如沙律。如未能煮沸食水,应饮用经过氯或碘处理的食水:
正确使用枧液和清水洗手,尤其是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或更换尿片后,以及处理垃圾后;出现呕吐或腹泻病征时,不应处理食物;向卫生和可靠的店铺购买食物,不要光顾无牌小贩;使用不同的用具分开处理和存放生、熟和即食的食物;食物须彻底煮熟才可进食;弃置已变坏的食物;定期清理雪柜,保持雪柜冷冻格的温度在摄氏4度或以下,冷藏格的温度在摄氏-18度或以下;保持卫生设施和排水系统正常运作;及应妥善清洁及消毒病人曾使用的厕所和受排泄物污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