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损毁器官捐赠系统罪成 官斥不容好奇测试及破坏 判囚4月

撰文: 刘安琪
出版:更新:

卫生署去年五月发现取消器官捐赠登记的人数大增,认为数字“不寻常”。涉案47岁男设计师涉两度使用他人资料申请取消器官捐赠,他经审讯后被裁定两项刑事损毁罪成。案件今(24日)在东区法院判刑。裁判官崔美霞指案情严重,因为被告损坏的器名册对等待器官捐赠病人十分重要。崔官又指,中央器官登记名册是器官捐赠的重要一环,绝不容被告因好奇或测试而破坏,判他入狱4个月。

被告霍英圻(47 岁,设计师),否认两项刑事损毁罪,指其于 2023 年 5 月 23 日,在香港无合法辩解而摧毁或损坏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䘙生署的财产,即误用(misuse)一台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系统的电脑。

被告霍英圻被裁定两项刑事毁坏罪成,判囚4个月。

求情称无证据显示会影响系统

辩方求情指,被告案发时并无预谋,因网上热烈讨论,好奇测试而犯案,并非针对政府,且涉案损毁轻微,无证据显示被告的行为影响其他使用者和该系统。被告虽然不认罪,但同意了不少技术性事实,减省法庭时间,望法庭轻判。

捐赠名册对病人很重要

崔官判刑指,被告案发时使用他人的个人资料尝试取消器官捐赠,行为损坏器官捐赠名册,严重损坏公众利益。虽然辩方指被告没有预谋,仅因一时好奇犯案,惟被告从事不同工种工作,应知道捐赠名册对等待器官捐赠病人的重要性。再者,现年已48岁的被告有一定的人生阅历,难以理解他会因测试和好奇而犯案。

不容被告因好奇测试而任意损坏

崔官续指,虽然卫生署案发时未处理被告的取消申请,惟中央器官登记名册是器官捐赠的重要一环,绝不容被告因好奇或作无意义的测试而任意损坏系统。加上被告曾两度犯案,即使初犯,监禁亦属合适,判他入狱4个月。

随机入资料认为系统不会接受

被告早前自辩指,他看新闻得知有捐赠取消申请无效,对此抱有疑问,因好奇而在系统输入随机资料,包括一名女性友人的名字及电话号码,但身份证号码等则随机输入,他认为不实的资料应不会被系统接纳,强调纯粹因好奇而作测试。

案件编号:ESCC263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