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涉毁器官捐赠系统 称好奇作测试 行径愚蠢但未必需负刑责

撰文: 刘安琪
出版:更新:

卫生署去年五月突有大批取消器官捐赠登记的申请,认为数字不寻常,警方经调查后发现一名中年男设计师,曾两度用他人资料作申请,他否认刑事毁坏有关系统,案件今(12日)在东区法院审讯,设计师自辩时称,他只是好奇并想测试系统,故输入朋友的资料及随机输入身份证号码,结果署方最后没有接受其申请。其律师陈词亦指,设计师的行径愚蠢且不应鼓励,但未必要因而负上刑责。裁判官把案押后至5月10日裁决。

被告霍英圻(47 岁,设计师),否认两项刑事损毁罪,指他于 2023 年 5 月 23 日,在香港无合法辩解而摧毁或损坏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䘙生署的财产,即误用(misuse)一台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系统的电脑,意图摧毁或损坏该财产或罔顾该财产是否会被破坏。

被告霍英圻否认刑事毁坏冲生署的器官捐赠系统,在东区法院受审。

卫生署3日内收2.8万宗取消申请

承认案情指,卫生署的器官捐赠系统,并无核实申请是否其本人的操作,个人资料的真伪,须由职员核实。署方在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4 月期间,共收到5,785 宗取消器官捐赠登记的申请,当中近 3,000 宗为无效申请。其后于 5 月 22 日至 25 日期间,卫生署再收到约 2.8万宗取消登记申请,当中逾两万宗为无效申请。

被告曾用两人名字提出申请

被告案发当日凌晨,曾在家用多部手机进入该系统,并两度作出取消申请。他曾输入姓名“王立基”,后改为“林立基”,并填写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资料,最后成功提交相关申请。约一分钟后,被告以“曾芷晴”的资料作申请,并更改身份证号码约10次,最后成功提交相关申请。

填上的身份证号码属两名已逝世的人

调查发现,被告提交的两次申请,均是用上两名已逝世人士的身份证,他曾输入的电话号码,一个是他的朋友曾芷晴,另一电话则属于一名与被告不相识的人。两人均没有作相关登记。被告于同年6月5日被捕,警诫下称一时好奇而用他资料作申请。裁判官崔美霞其后裁定被告表证成立。

被告称好奇想知系统的运作

被告自辩时称,他看到有大批人提出取消器官捐赠申请的新闻后,不明为何有些申请会无效,他好奇想了解该系统的运作,便随机输入姓名、密码等资料,因他相信系统不会接受随机的资料。

当他填写“王立基”的随机资料后,发现仍能进入下一步,他感奇怪,遂把名字改为“林立基”再试,同样能成功进入最后一步,之后便发现无法再有下一步操作,故认为系统不会接受其申请。

认为系统只会核实身份证号码的真伪

由于对系统仍有疑惑,被告在约2分钟后再作尝试,并输入朋友曾子晴的姓名、电话号码及一些随机资料,因身份证号码不符未能进入下一步。他曾十度修改号码,期间更曾离开系统,最终完成申请。被告事后对比两次申请,认为该系统只会核实身份证号码的真伪。

控方质疑被告未用个人资料测试

控方盘问时质疑被告声称想了解系统,没有留意登记程序,而是“直奔”取消程序。被告称因他当时关注取消捐赠的问题。控方又质疑被告并无使用其个人资料作测试,更在未获朋友同意下取用朋友资料登记。被告同意控方说法,但他无意隐藏身份,并用自己的手机进行测试。

辩方指行径愚蠢但未必要负上刑责

辩方结案陈词时指,被告为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才犯案,案发时输入不乎的资料,可见他无意图扰乱系统。他的行径虽然愚蠢且不应鼓励,但未必因而要负上刑责。

案件编号:ESCC263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