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环评|环署有条件批准报告 署长拒揣测会否遭司法覆核
环保署今早(17日)举行记者会,公布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环评报告,包括要求土拓署提交各项详细设计和实施计划、在拟建的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项目开展前禁填塘,以及成立环境监察小组等。多个环团早前联署批评报告多处错漏及违反法定要求,被问到会否担心决定遭司法覆核,环保署署长徐浩光称不会揣测,但指如有人提司法覆核,不论赢输,都会带来损害,包括聆讯会花上很长时间。
否认环评报告错漏百出 称生态调查针对当下情况 参考过往数据文献
环境咨询委员会上月22日有条件通过新田科技城的环评报告,惟多个环保团体多番批评相关环评报告错漏百出,形容为“史上最马虎环评”。
环保署署长徐浩光表示,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环评报告。被问到会否担心有人或团体提出司法覆核,徐浩光指不会揣测,但强调是想透过环评改善环境,成为人类与自然共融的社区。当被追问如报告遭司法覆核,有没有信心胜诉,他仅指不论赢输,都会带来损害,包括聆讯会花上很长时间。
环团屡批报告错漏百出,署方仍接纳并批准,会否拉低往后的环评报告要求,徐浩光在席上亦作出否认,针对生态调查的质疑,他指顾问公司除进行生态调查掌握当下资料,也已考虑过往的文献、研究及数据。
他讲解有条件批准的理据时提到,土拓署已向环保署提交环评报告修订,包括鸟类相片及名称不符的修订。根据《技术备忘录》第4.5.2段,倘若报告须作出若干修订,但这类修订不会影响报告的评估的有效性及整体结果和结论,环保署署长可有条件批准报告。
湿地保育公园项目开展前禁填塘 政府成立环境监察小组
环保署提出的批准条件主要包括要求土拓署提交各项详细设计和实施计划、在拟议的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生态友善鱼塘建造工程展开之前,不得展开工程项目的填塘工程;以及成立环境监察小组。小组未来成员会包括环团、社区人士、及相关政府部门。
他指,相关环评报告做法与以往相同,生境调查仍维持有效,在公众查阅期间,50份意见中,并无意见超出概要内容包括的环境问题。
探讨新增额外动物通道 供水獭走动
就生态基线调查,他指在研究范围有大量及持续的调查与资料,环评报告内的生态影响评估已考虑所有文献及数据。针对当中无记录的欧亚水獭,报告已因应过去记录,假设有水獭作相应评估及提出缓解措施。
他指,未来也会为水濑预留生态走廊,亦正探讨新增额外动物通道,供水獭走动。他特别指出,这项措施是与环团会面后,听取对环团意见而做。
他又指,报告已根据《技术备忘录》附件16第5.4.1段的要求,按“避免”、“抑减”和“弥偿”的优先次序原则,提出适当的措施,以缓解工程项目对重要生境和野生生物的影响,包括避开拉姆萨尔湿地、保留米埔陇村鹭乌林的核心区域及米埔村鹭乌林等。
鹭鸟林保留雀鸟飞行廊道 较高建筑物须远离兴建
针对鹭鸟林,他指并非“唔郁就最好”,未来会透过规划为休憩用地及优化设计,以保存米埔陇村鹭鸟林的核心区域及改善有关环境。米埔陇村鹭鸟林也会保留70米阔雀鸟飞行廊道。他也播放大埔及沙田的鹭鸟林作说明。
就雀鸟飞行路径,徐浩光指现时预留300米阔的东西飞行廊道,阔度等如青衣北桥长度,未来会邻近地方会设计15米高建筑物,远离的地方才会有较高建筑物。此外,未来也会活化新田东西主排水道,“希望有水,比雀鸟栖息。”
就湿地补偿,除三宝树湿地公园,他以落马洲支线补偿湿地为例,提到未来会做生态友善鱼塘,改善措施包括将较小、分散的鱼塘合并成较大的水体、设置人工栖息岛、改善塘壆、设置管制野狗和人类活动,移除鸟类驱赶装置等,目标达至最少45%增长功能数值。
席上也有记者问到环咨会主席查毅超有参与新田科技城附近的公司,是否涉利益冲突。徐浩光回应指,环咨会早前是一致有条件通过报告,并非不是一个人通过,看不到当中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