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间房住户哀歌 日冲五次凉降温 记者实测:一入屋全身流汗

撰文: 陈籽颖
出版:更新: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今日(2日)发表了报告,指不少住户在夏天都要额外花费不少钱应付长开家电降温,电费和水费都较一般家庭贵。天台屋租户郭太说,近日家中的温度曾一度高达摄氏39度,就算开着冷气和风扇,一家人仍会汗流浃背。而板房租户伦先生则表示,由于板房内没有冷气,每日都需要淋冻水浴5次降温。《香港01》记者亲身到天台屋及板间房视察,发现一入屋已感到非常“焗促”,不消一分钟已全身流汗。

踏进炎夏,不少天台户、㓥房户饱受高温折腾。(陈籽颖摄)

延伸阅读:㓥房板间房住户酷热难耐 室温高达42度 团体倡设高温津贴

郭太一家四口住在深水埗海坛街约100多呎的天台屋,至今已住了两年多,租金约4000元。她表示在昨日(7月1日)中午,家中曾量度出39度的高温,西斜亦令暑热问题更加严重,她平日需要淋浴两至三次,又或者使用退热贴、冰袋等措施降温。

凌晨3、4点才有凉意

虽然今日天阴有雨,气温稍为下降,但记者到访天台屋,室内气温仍达31度,加上入屋前要行5层楼梯,炎热感更甚。郭太则指,每天待7岁半、现正就读小二的儿子放学回家后,她便会开冷气直至煮饭时间。煮晚饭时,她需要开着所有的门窗才可散热,饭后才重新开启冷气,直至翌日早上。虽然开冷气的时间不短,但她坦言即使开着风扇和冷气仍未感凉快,通常要到凌晨三至四时才有凉意,直言:“不开冷气的话就睡不了。”

郭太(最右)坦言有时就算开著冷气和风扇仍感炎热,需要靠退热贴、冰袋、扇子降温。(陈籽颖摄)

炎夏水电费高3倍

郭太的儿子平日放学后会到有冷气的补习社,亦喜欢到有冷气的商场和图书馆,令自己“降温”。郭太感慨,家中没有地方让小朋友消遣,暑热亦令他们更容易生病。她又称,冬天的水电费只需300多元,每到盛夏则高达1200多元,足足高出三倍。面对高昂的水电费,她只能减少出街、晚一些出门买较便宜的𩠌菜,从其他方面降低开支。她说,一家四口已轮候公屋四年,希望早日上楼。

伦先生指如晚上太炎热,会淋冻水凉降温。(陈籽颖摄)

日淋冻水浴5次独居于板间房的伦先生现年63岁,轮候公屋三年,现居于北河街约34呎的板间房,屋内并未设有冷气,租金连水电费约1700元。他表示夏天时,家中曾录得35度的高温。记者探访其家,今日录到约32度,在室内待了不够五分钟,已感到空气极不流通,犹扣蒸笼一样全身滴汗。

“落街避暑”17小时 鼠患严重

伦先生直言,自己每天都需要淋冻水浴5次,“有时夜晚热得睡不了,就拿一整盆冻水往头淋来降温,然后再睡觉。”他平时早上七时左右便会到公园乘凉,间中回家坐坐,有时会直到晚上12时才回家。

炎夏亦加剧了蚊虫、鼠患的问题,伦先生忆起曾在床上的木板放了三包即食面,不消几天却被老鼠吃光,现时需要将食物用篮子吊起,平日睡觉时亦会被木蚤咬醒。他的愿望与郭太一样,只希望能尽快获分配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