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再多一人泰国兰达岛被蚊叮后确诊 19岁男为早前个案同行者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卫生防护中心周五(12日)公布一名16岁男子泰国兰达岛(Ko Lanta Island)返港确诊寨卡病毒及登革热病毒后,防护中心今日(13日)公布其同行的19岁男子同样对寨卡病毒呈阳性反应,他4月3日开始发烧,翌日出疹,3月28日至4月3日逗留在泰国兰达岛,并于4月6日返港,病人表示曾于兰达岛多次被蚊叮咬,现时情况稳定。
防护中心指,个案涉及一名过往健康良好的19岁男病人,他自4月3日起发烧,翌日出疹,4月8日到联合医院急症室求诊,同日入院接受治疗后,翌日出院。
由于该名19岁男病人为昨日公布的输入个案的同行人士,同样于3月28日至4月3日逗留在泰国兰达岛,并于4月6日返港,也表示曾于兰达岛多次被蚊叮咬。中心安排他昨日再次入住该院接受治疗,病人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证实对寨卡病毒呈阳性反应,其情况一直稳定,家居接触者至今没有出现病征。
中心表示,接触者追踪工作及跟进调查仍然继续,并已将个案通报泰国卫生当局。就寨卡病毒传播的情况,根据世卫资料,西太平洋和东南亚有多个国家/地区(包括泰国)曾出现或正出现寨卡病毒传播。卫生署已通知食物环境卫生署进行病媒监测和灭蚊。
中心发言人称,寨卡病毒感染属于蚊传疾病,为减低感染蚊传疾病的风险,除一般措施外,市民如从受影响地区回港,应在至少21日内继续使用昆虫驱避剂,若感到不适,应尽快求医,并告知医生外游细节。
中心续指,寨卡病毒主要透过受到感染的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本港现时没有发现主要传播寨卡病毒的埃及伊蚊。大部分寨卡病毒感染并没有病征,如有病征,病人通常出现皮疹、发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疼痛、疲累和头痛;怀孕期间感染寨卡病毒是造成初生婴儿出现小头症和其他先天性缺陷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可引起并发症,如胎儿流产、死产和早产。
泰国回港少年确诊寨卡病毒及登革热 复活节游兰达岛多次被蚊咬寨卡病毒|泰国感染个案急升 卫生署提醒外游人士做好防蚊措施寨卡病毒|印度返港妇确诊 外游曾被蚊咬 为早前个案同行者床虱|防治虫鼠督导委员会商讨防虱对策 环态局转达卓永兴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