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疱疹病毒|城郊界模糊 人猴如何共存 动保人士倡公路设生态桥

撰文: 江丽盈
出版:更新:

一名37岁男子2月下旬到访金山郊野公园被猴子所伤,其后确诊人类感染B病毒,为香港首例。动物保护人士、非牟利兽医服务协会(NPV)执行主席麦志豪表示,香港城郊界线模糊,今次个案,“唔可以怪晒动物,又唔可以怪晒市民。”麦指,野生动物一般不会主动靠近人类,市民遇到野生动物,最好是若无其事,他又提醒若明知某处是野生动物出没点或聚居点,应尽量避免前往。

就香港城郊界线模糊的问题,麦志豪建议参考新加坡经验,在公路上架设生态桥,种植果树或建立一个仿森林的环境,即使有野生动物出没,也会留在生态桥,借以保持野生动物与人类之间的距离。

+3

麦志豪:唔可以怪晒动物,又唔可以怪晒市民

麦志豪表示,香港的城郊界线模糊,偶尔也会有野生猴子走入市区觅食,猴子于香港是属于野生动物或社区动物,有时确实难以分办,“唔可以怪晒动物,又唔可以怪晒市民。”

他续指,野生动物一般不会主动靠近人类,并指如行山或途经一些地方遇到野生动物,最好的做法就是若无其事,“我99%保证无事发生。”他也提醒市民,倘若明知某个地方是野生动物的出没点或聚居点,应尽量避免前往,即使前往或途经该地,身上不宜携有很多带气味食物。

非牟利兽医服务协会(NPV)执行主席麦志豪表示,香港的城郊界线模糊,偶尔也会有野生猴子走入市区觅食。(资料图片)

新加坡公路上架设生态桥 保持野生动物与人类距离

承如麦志豪所讲,香港城郊界线模糊,有不少公路附近都是郊野公园,有野生动物在公路附近出没并不罕见,要怎样改善这种情况?麦志豪指,可以参考新加坡经验,在公路上架设生态桥,种植果树或建立一个仿森林的环境,当野生动物来到,会按其本能会留在环境更好的生态桥上,而非走到石屎路上、与人类有所接触。

新加坡有一座名为“Eco-Link@BKE”的生态桥,这条桥横跨武吉知马高速公路,将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及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连接起来,野生动物可以透过生态桥,安全穿越高速公路。

新加坡Eco-Link@BKE生态桥。 (新加坡国家公园局)

他也提到,其团队十年前开始处理黄大仙、慈云山的流浪狗问题,除了为狗只绝育,团队也将狗粮搬上山,慢慢改变流浪狗的觅食习惯,该处流浪狗与居民的冲突才得以纾缓。建设生态桥的道理与此类同,藉著为野生动物建立一个更好的环境,与人类生活保持距离,从而避开发生冲突。

但麦志豪不忘提到,有别于流浪狗,猴子是野生动物,应该在野外自行觅食,不应有人投喂。他也强调,人类跟野生动物共存,指的是各自在各自的地方过生活,互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