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隐公署推懒人包教慎用手机 提醒公共充电设施易被做手脚应提防

撰文: 余月明
出版:更新:

私隐专员公署昨日(25日)推出两份“懒人包”,为用户提供精明使用智能电话及社交媒体以保障私隐的贴士。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钟丽玲今日(26日)于港台节目解释当中“贴士”,提醒市民宜避免使用公共充电设施,指充电设施或“畀人做手脚”,提醒市民如需使用相关设施,应先留意是否安全,及该设施是否由相应机构提供。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钟丽玲提及到,市民宜避免使用公共充电设施,指充电设施或“畀人做手脚”。(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钟丽玲今日(26日)于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近期有报告指出香港有近650万个社交媒体用户帐号,而平均用户每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约为两小时,而用户不经意就会发放少个人资料如联络资料、信用卡号码等于社交平台,惟现时网上骗案愈来愈多,因此公署推出“懒人包”为用户提供保障私隐的贴士。

公共充电设施或“畀人做手脚”

就懒人包中所指“避免使用公共充电设施”,钟丽玲解释,公共充电设施或会“畀人做手脚”,市民一般难以察觉,有机会于充电期间被不法分子窃取资料,或装上恶意软件,充电过后才发现“部机怪怪地”。她提醒市民使用公共充电设施时要小心,留意设施是否安全,及该设施是否由相应机构提供。

“Tag”人前要询问对方意见 删除不必要帖文防诈骗

她续指,懒人包中亦提醒市民提防“标注”功能,是基于目前有不少用户都会在社交媒体上“Tag”人,皆因太想分享开心事,标注前却未有询问他人意见,或令被“Tag”人士可能会不开心。她建议大家在标注前应先询问对方意见,如不想被标注时也可以在功能上关闭被标注的设定。

她又指,要不时检视社交媒体帖文,留意到有人会在社交媒体上上传很多贴文,并会将其永久保存,形容做法并不理想,皆因不法分子可根据用户以前的贴文,整合资料后分析,掌握用户有何喜好、亲人,继续作出诈骗行为,呼吁用户如贴文不再需要时应要删除。

她提醒,用户切勿移除智能电话的保安设定,因做法或会令手机易中毒,也提到使用Android电话的市民可安装防毒软件,以侦测手机是否有病毒;同时要更新手机系统,以免出现防毒漏洞。她也提醒,用户在维修或弃置智能电话前删除资料,如登出云端、帐户等,以免被其他人士取得自己的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