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警区侦破80宗网上骗案 拘捕122人涉骗款逾$9,100万

撰文: 马耀文 郑嘉惠
出版:更新:

今年2月份起,黄大仙警区由2月18日至3月13日,一连25日进行代号为“破标”的打击科技罪案及骗案执法行动,侦破80宗案件,当中包括网上购物骗案、网上投资骗案、网上求职骗案、低息贷款骗案及网上情缘骗案等。行动中,警方以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及“处理已知道或相信为代表从可公诉罪行的得益的财产”(俗称洗黑钱)拘捕122人,涉及骗款约港币9,146万元。

黄大仙警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主管岑思朗侦缉督察称,科技罪案及网上骗案,于近年持续上升趋势。他指,黄大仙警区去年进行多次反科技罪案及骗案的执法行动,一共侦破276宗骗案,拘捕209人。
警方指,在今次一连25日的行动中,警方共拘捕 122人,包括80男42女,年龄介乎19至80岁。当中占一半被捕人士报称无业,其余报称外佣、司机、侍应以及家庭主妇等等,全部涉嫌干犯“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及“洗黑钱”罪。而122名被捕人中,5人是电话登记使用人,其余117人全为傀儡户口持有人。
警方调查后发现,80宗诈骗案及洗黑钱案中,涉及受害人共有256人,包括116男140女,年龄由18至89岁,单一损失金额由1,160至1,220万不等,当中接近3成受害人受骗于网上购物骗案。

+1

警方提到,最大宗是投资骗案,共 8名受害人,他们于去年3月至4月期间,经社交平台认识骗徒,诱使投资内地股票,共向23个傀儡户口转帐1,220万港元。

另外,其中一宗网上购物骗案,涉及超过20名受害人。受害人于不同网上购物平台见到骗徒帖文,声称以低于市价出售时下潮流的模型。受害人按骗徒指示,转帐共超过130万元,骗徒随即将骗款转走以偿还私人债务。受害人因迟迟未能收到货品始知被骗而报警。案件中,警方拘捕与案有关的一名主脑,涉嫌干犯“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及“洗黑钱”罪。

+2

而另一宗网上购物骗案,涉及超过35名受害人,他们于不同网上社交平台见到一个像真度高,模仿旅行社的专页,声称可以平价购买酒店套票。受害人按指示分别向两个傀儡户口转账超过7万元。警方拘捕两个傀儡户口持有人,透过资金流向分析,发现这些傀儡户口于短时间内有大量资金进出,将会循洗黑钱角度跟进调查。

警方表示留意到有个别案件,骗徒向骗案的受害人讹称提供法律意见而协助受害人追回骗款,之后骗徒以各种借口引诱受害人再作出转账。警方呼吁市民,切勿相信这些毫无根据的言论,避免堕入骗徒陷阱,受到双重损失。

警方提醒巿民,网上购物要注意:

(1) 光顾官方平台或信誉良好卖家:选择各类品牌的官方销售渠道或网上购物平台,确保网页或帐户是真确及获官方认证,以避免虚假销售广告的诱惑。

(2) 谨慎审查销售广告或帖文的内容:如果广告看起来过于夸张、格价过低或缺乏详细销售条款,那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

如有任何怀疑,请致电“防骗易热线”:18222 查询,亦可以使用警方守网者网页及下载防骗伺服器手机应用程式,输入相关资料,例如可疑的电话号码、社交平台帐户名称、银行户口及转数快帐号等等,以评估有关骗案或网络安全的风险。

另外防骗视伏器手机应用程式于上月26日新增三大功能。包括:

(1) 可疑来电警示:自动检查来电,若来电涉嫌诈骗和网络风险,会即时发出警示提醒;

(2) 可疑网站侦测:自动将你浏览的网站与防骗视服器的资料库作对比,如侦测到潜在诈骗及网络安全风险,会即时发出通知;

(3) 公众举报平台:举报可疑网站及电话号码,共建风险来源数据库,降低用户受骗风险。

警方强调,市民切忌将银行户口借出、租出或出售给他人,用于处理来历不明的资金。这样是同样干犯洗黑钱罪名。任何人协助诈骗集团或涉及任何相关的诈骗行为,都有可能触犯《盗窃罪条例》第210章16A条“欺诈罪”,最高可判监14年;而傀儡户口持有人,有可能触犯《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455章25条“洗黑钱”罪。根据香港法例,任何人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某项财产,全部或部分、直接或间接为犯罪得益而处理该财产,即干犯“洗黑钱”罪;一旦被判罪名成立,最高可判监14年以及以罚款500万港元,市民切勿以身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