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体验多 业界称港深度游刚起步、宜多元发展:不需模仿

撰文: 江丽盈
出版:更新:

体验茶道、制作和菓子、行展览欣赏传统人偶、看武士刀锻炼过程、学习切割独一无二的江户切子水晶玻璃……在日本,文化体验有很多种,当中不少的工艺有上百年历史,有些甚至不止旅客热衷去试,本地人也会去学。

香港近年也开始著重深度游发展,有本地业界指,本港的深度游属刚起步,仍需时间发展出成熟的深度游产品,过程也需要跨行业的协作及配合。提到邻近地区的文化体验,他则说难以将其他地区那一套文化体验倒模来香港,并指出旅客现时来港,想有文化体验是趋势,惟不一定是首要目的,建议香港保持多元发展。

+3

2023年约211万港人游日 消费约248亿港元

港人喜欢游日,也乐于在日本消费。据日本观光厅最新数字,今年1至2月有逾39万港人游日,较2023年同期增约四成半,亦较2019年的1至2月、即疫情前多17%。

回顾2023年全年访日外国人消费调查所得数据,全年有约211万港人(人次)游日,消费总额达4,795亿日圆(以每百日圆兑港元报5.2计算,约248亿港元),即平均每人消费约22.7万日圆(约1.17万港元)。

+6

饮食文化体验多 学握寿司、黑暗中用精进料理

去日本旅游,确实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文化体验,能够吸引旅客。以饮食文化为例,百年老店筑地玉寿司开设握寿司体验课程,旅客来到,要先换上一身白色大袍,在寿司吧台前,逐步跟著寿司职人学习握寿司,完成后再享用成品。

过程间,店家还会教授正确品尝寿司的方法,事后还会颁发证书及纪念品,证明旅客修毕课程,成为一位已具备基本知识与技巧的“Sushi chef”。

+3

除了握寿司课程,来旅行如果想有些特别的用餐体验,在东京绿泉寺,住持青江觉峰也开设黑暗中品尝精进料理的体验课程。旅客来到,在昏暗的环境中再戴上眼罩,并在青江觉峰的主持及指导下,细尝一道又一道的精进料理,待用餐结束后,他也会讲解何谓精进料理。

青江觉峰提到,简单如一碗蕃茄汤,在黑暗中用餐时,有逾九成人会猜得中自己正在享用蕃茄汤,但当在一般环境下,猜中的比率却下跌至六成多。他说,希望这种体验能够令人明白眼睛所见的,有时会让人先入为主、或者扰乱判断。

+10

和菓子教室边学边做 欣赏师傅制作手艺

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传统甜品和菓子也占一重要席位。在京都创店200多年、位于四条通的龟屋良长,设有和菓子教室,在和菓子师傅带领下,参加者会制作两款和菓子,再欣赏师傅制作干菓子。店家随后也会准备绿茶,让参加者一边饮茶、一边享用自己亲手造的和菓子。

和菓子有几多种?
和菓子的种类丰富,如按含水量去分,主要可分成含水量达三成以上的生菓子、含水量约一至三成的半生菓子、及含水量一成以下的干菓子。

和菓子师傅児(儿)玉彩叶从事和菓子制作九年,加入龟屋良长约一年,觉得这里是顶尖的和菓子店,渴望来这里增进技术。她续说,来学制作和菓子的人有很多,不少是年轻女性,不过这并不代表年轻人都喜欢这门手艺,希望透过这个教室,吸引多些人接触和菓子。

+13

参观清酒酿酒厂 试饮间品尝多种清酒

好杯中物的人,则可以到酿酒厂参观。在京都同样创立逾百年的佐佐木酒造株式会社,定期会举行清酒体验班,参加者参观酒厂时,可以亲身爬上不同的酿酒桶,观察清酒的发酵过程,在店内的试饮间,参加者也可以500日圆换取三个代币,品尝三种清酒。

佐佐木酒造株式会社代表董事佐佐木晃表示,以720毫升酒樽的酒来计算,每年日本销量达30万枝,该厂出产的部份清酒间中也会出口到香港,例如西阵、平安四神等。现时每周也有约有五至十组旅行团来店内购物。

据他经验,欧美地区的人来买酒,喜欢口感较爽的酒,亚洲地区的人则偏好有米味的酒。被问到自身最喜欢的酒,他就指向聚乐第纯米大吟酿,并说这种酒带果味、最易入口。

+7

特大美人姬士多啤梨 吸引亚洲地区旅客到场一试

在岐阜县羽岛市正木町的奥田农园,园主奥田美贵夫(Mikio Okuda)年过70岁,已种植士多啤梨逾50年。奥田农园最大的特色,是他花上很多年时间,自行繁殖出来士多啤梨品种“美人姬”,曾经种出过165克的特大士多啤梨,令他为当地新闻的主角。在农园的销售处,也见到不少比手掌心还要大的士多啤梨。

奥田美贵夫指,重量达80克以上的士多啤梨,一粒售价为五万日圆。他也介绍近来推出的桃味士多啤梨,切开之后,果肉呈白色,食起来更加带桃香,比原本的美人姬更鲜甜清新。

他提到,新冠疫情前来果园采士多啤梨的通常都是本地人,大多数是一家人来享受假日,但疫情后多了很多亚洲地区的客人,例如来自台湾、香港、泰国、菲律宾的旅客,既有旅游团、也有个人游的旅客,有些旅客来到会买三四万日圆的士多啤梨。他也打算未来将士多啤梨出口到香港。

+11

关市刃物博物馆 武士刀锻造火花四溅

除了与饮食文化相关的体验,在岐阜县关市还有一间三秀刃物屋,这里亦是关市刃物博物馆。未入其门,三秀刃物屋及关市刃物博物馆的代表董事吉田和弘,率先在门外示范以武士刀劈开竹枝,由切口处的平滑,足见刀的峰利。

踏入室内,向左行是售卖各类刀刃的地方,右边则是关市刃物博物馆,第26代藤原兼房、刀匠加藤正文实会讲解武士刀锻炼的整个过程,由原料开始,将铁砂跟碳放在熔炉里炼制的过程至少要花上三天,从中练出不同强度的铁。

刀匠将从铁砂中炼出不同强度的铁,放在1300度的高温下融合,反复敲打、拉长、折叠,当刀刃塑形后会再加上黏土。随后尚有多个工序,包括雕刻、油漆等,一把武士刀制作过程可长达一年。

游客来到,除了听讲解,也有机会一睹锻造的过程,第25代藤原兼房、刀匠加藤贺津雄跟几位弟子会示范将铁加热及打造的步骤,随后游客亦可亲身一试。

岐阜县与织田信长
岐阜县与战国三杰之一的织田信长有一段渊源,据说,自织田信长攻占及平定该地区后,才将地名改为岐阜,并将原名为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城,其后一直以此为据点。在JR岐阜站外的广场,亦有一座织田信长的黄金雕像,连买纪念品时,也经常会见到一堆与织田信长有关的产品。

+1

东京墨田江户切子馆每日开班 三分之二参加者属游客

江户切子是另一项在日本有过百年历史的工艺,指的是工匠以熟练的技巧、在玻璃上刻出细腻图案的传统玻璃工艺。

设于东京都墨田区的墨田江户切子馆每日均举行多场体验班,成人体验班每场约90分钟,工匠会先讲解在玻璃上切割的几类技巧,包括切割直线、横线、及按压出类似叶的图案,参加者其后可自行设计及制作作品。

该店店员尾野间一则提到,来参加体验班的,有三分之二都是外国游客,以每日三堂推算,其中两堂的“学生”全是外国游客。

+5

香港深度游属刚起步 发展成熟产品仍需时间

日本的文化体验多,不止外国游客会参与,本地人同样会去学。近年开始着重深度游发展的香港,又能否向邻近地区借境?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表示,香港其实一直也有旅行团提供本地文化体验,例如学冲奶茶、去大澳织鱼网、在大坑舞火龙馆学扎作。他认为香港的深度游发展属刚起步的阶段。

崔定邦表示,近年随着旅客口味改变,政府及业界也留意到发展深度游的需要,“我们一些文化互动参与的深度体验,是疫情后随着旅客口味改变,大家珍惜旅程,不止食买玩,都希望去到当地可以了解多些当地文化。”然而,他指香港要发展出成熟的深度游产品,仍需要一些时间,过程也需要跨行业的协作及配合。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认为,客现时来港,旅客现时来港想有文化体验是趋势,惟不一定是首要目的,建议香港保持多元发展。(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崔定邦:难将日本台湾文化体验倒模来香港

崔定邦又提到,文化体验的旅游产品也不止日本有,例如他最近去过台湾采茶,即将推出相关体验的旅游产品;不过,要将日本或台湾的那一套文化体验倒模来香港,他就觉得很难做到,又指一个地方的旅游发展,应该取决于旅客需要,若将所有资源都用来发展深度游,亦非最好的选择。

他指出,旅客现时来港,想有文化体验是趋势,惟不一定是首要目的,建议香港保持多元发展,“旅客来到香港,他想食买玩,我们能给予;他要去体验文化艺术,政府在做很多事情,盛事也有很多;再不然是来港打卡,去快富街地铁站拍照,我们也能给予他;如果他们想要深度游,我们一样能给予,这才是最切合我们的需要,而不是要做很多事模仿别人。”

▼3月24日 “teamLab:光涟”▼

+17

▼3月16日 花深市集开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