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东京生态城|食物垃圾厂占地小 产电量大 港回收业称应借镜

撰文: 江丽盈
出版:更新:

全个世界都有垃圾,社会要可持续发展,源头减废、资源再造,这些概念大众早不陌生,但实际上是怎样做?《香港01》直击东京有座超级生态城,目前有10间私人企业进驻,共设12所回收及处理不同资源的设施。其中一所食物垃圾回收厂,占地约4800平方米,每日却能处理逾百吨食物垃圾,每日生产逾四万度电力,

有香港回收业界听罢,直言香港似乎在技术上未如人,也提到,香港回收业一直积压地方及人手问题,料本港业内欠三成、约千名人手,加上觅地愈来愈难,租金愈来愈贵,促政府要认真多听业界意见,例如考虑释放一些临时土地,供业界用来暂存回收物,减轻租金负担,帮助持续发展。

+2

东京的超级生态城(Super Eco Town),源于当地政府早在2001年提出首都圈超级生态城的概念,及后在2002年制定《东京都废弃物处理计划》,同年公布《超级生态城计划公开征集指南》,开始公开招募,10间私人企业获邀进驻超级生态城,共设有12所回收及处理不同资源的设施。

事实上,在日本并不只东京有生态城,据日本环境省的刊物,在2018年,全日本已有26个地方有生态城,其中北九州市、岐阜県、长野県饭田市、川崎市的生态城,属最早一批,于1997年设立。

东京有一座超级生态城,目前有10间私人企业进驻(东京超级生态城网站)

高俊兴业株式会社(Takatoshi Corporation)是首批进驻东京超级生态城的企业,他们会将回收的混合建筑废弃物,先以人手分类,取走不适合回收的物料或物品。混合建筑废弃物其后会以机械切碎,再以不同机械进行分选,分出来的再生砂、可燃垃圾、废铁、铝、有色金属等会存放在不同仓库,其后会送到其他地方作进一步处理。

高俊兴业株式会社董事兼管理本部长葛西正敏表示,所有回收工场受不同法律规管,声音、震动、尘埃、臭味、排水等均有相应管制,每年要自费聘请政府核准的机构来进行评核,事后这些报告均要呈交政府、并在网站上公布。

+4

高俊兴业株式会社生产本部副本部长、东京临海生态工厂工场长古留清人则提到,工场在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共处理95,673吨混合建筑废弃物,综合回收率近九成;在此段时间期间,2024年1月的综合回收率达93%。他续指,由于建筑废物从各处运来,难以控制当中有多少不适合回收物料,回收率也受此影响。

古留清人指,工场在人手上也有挑战,现时靠招聘广告,惟成效不彰,年青人不愿入行,工场位处地方远离市区,上班不方便,招聘比较难。他指,工场现时有50名工人会参与人手分类的工序,工人们平均每月要加班60小时,希望多请30人,以减少工人的加班时间。

+1
左起:高俊兴业东京临海生态工厂工场管理部长高桥宏武、高俊兴业生产本部副本部长兼东京临海生态工厂工场长吉留清人、高俊兴业董事兼管理本部长葛西正敏。(江丽盈摄)

在高俊兴业株式会对面的,则是Bio Energy Corporation(バイオエナジー株式会社)食物垃圾回收厂,接收来自东京都的食物垃圾,并利用甲烷发酵系统,切碎的食物垃圾在发酵槽发酵30日,期间产生的气体,既可用来发电,亦可供应燃气。

Bio Energy经营企划室室长中泽孝洋指,该厂现时除定期维护的时间,全年24小时运作,每日能处理130吨食物垃圾,相当于约59万人产生的食物垃圾量。该厂房现时每日能产出40,560kWh的电力,可供约4,000户家庭使用;同时生产每天约2,400立方米的城市燃气供应量,可供2,000户家庭使用。

+6

该厂房以往生产的电力,有一半留以自用,另一半则售予电力公司,近年改为全数售予电力公司。中泽孝洋称,当地政府有特定价格向厂方收购电力,每度电售价为39日圆,而现时厂方则以每度电25日圆购入电力。

他提到,以往购入电力的价钱仅15日圆,如未来电价继续上升,也有可能改变策略,将厂房生产的部份电力转回自用,但牵涉及设备调整,仍需考虑及与电力公司商讨。

Bio Energy回收食物垃圾,并利用甲烷发酵系统产生的气体,可用来发电及供应燃气。(Bio Energy网站)

中泽孝洋称,最初东京也面对土地问题,有土地也会用来兴建房屋,要觅地开设资源回收厂不容易,而当地政府利用这片临海、远离民居的土地,建设超级生态城,邀请私人企业进驻。除却取得土地的费用,其公司在该处设备投资总额约30亿日圆,当时获政府补助12.79亿日圆。

不过,他都说厂房占地约4800平方米,空间有限,厂房也要垂直发展,善用地下空间,处理逾百吨食物垃圾已很勉强,他也坦言回收的食物垃圾也因而要“搬上搬落”,非最有效率的做法。

提到香港同样有土地问题,问到对香港的资源再造有何建议,他建议香港在回收垃圾后,分类宜做得仔细些,以达至更好的发酵效果。

(江丽盈摄)

香港的回收业界,又是怎样看待这座超级生态城?香港环保废料再造业总会会长刘耀成指,Bio Energy占地面积虽细,每日却能处理逾百吨食物垃圾,“算是很厉害。”

占地约4800平方米的Bio Energy,每日能处理130吨食物垃圾,每日能产出40,560kWh的电力,可供约4,000户家庭使用;同时生产每天约2,400立方米的城市燃气供应量,可供2,000户家庭使用。对比香港理厨余的O.PARK 1 ,每日处理200吨厨余,产生的电力扣除自用部份,每年可提供1,400万度剩余电力,相当于3,000户家庭的用电量。

刘耀成坦言虽不算熟悉厨余处理,但从上述数字去看,似乎反映香港处理厨余的投术未及日本,认为香港应了解及学习日本处理食物垃圾的技术,“我们政府那个(O.PARK 1)比它(Bio Energy)大没10倍也有8倍,可能这样比较,我们香港真的失败,人家都已百多吨,我们也只有二百吨。”

香港环保废料再造业总会会长刘耀成。(资料图片 / 欧嘉乐摄)

香港也有一个占地约20公顷的环保园,于2007年开始运作,以可负担的租金为循环再造业提供长期用地,感觉上与东京的超级生态城概念相近。刘耀成就提到,入园门槛不低,至少要投资3000万元,对业界而言并非易事。

他又提到,疫情曾有一段时间,发泡胶无法运返内地,引起一阵“白色恐怖”,港府才后知后觉;反观日本不少商场设有压缩发泡胶的机器协助回收,认为香港绝对可以做同类措施,惟港府“成个环保链都系睇得唔足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谈到日本业界提及在土地及人手上的挑战,刘耀成直言香港有同样问题:“其实香港一直都积压著这个地方、人手问题。”他估计香港业内欠三成、约千名的人手,年轻人不愿入行,很多行内人已逾65岁,觅地也愈来愈难,租金愈来愈贵,促政府要认真考虑。

他续说,很多时政府提出的土地投标,仍是采用价高者得,然而,有部份回收物的利钱较少,也令也相关的回收商难以投得土地,建议政府未来在土地投标上,宜多考虑社会需要,少著重价高者得。

就政府有意扩建环保园,以至更多供回收业使用的设施,刘耀成则坦言远火难救近火,希望政府多听业界意见,例如考虑释放一些临时土地,供业界用来暂存回收物,减轻租金负担,帮助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