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切子宫医疗事故|加CCTV仍再现同类事故 化验师料加工程序出错
博爱医院发现严重医疗事故,一名59岁女病人的子宫活组织样本与一名癌症病人样本混杂,女事主因而被诊断患有子宫内膜癌,惟在切除子宫、卵巢及输卵管后,院方覆检却证实她并无患癌。屯门医院及博爱医院病理学部部门主管麦兆铭表示,事件不涉倒泻样本,又提到实验室有闭路电视有拍摄到化验的过程。
翻查资料,东区医院在2015年亦曾发生过同类医疗事故,当时被指过程中有3个环节会导致样本受到污染,包括收集样本、于实验室内包装及加入石蜡固定样本。香港医务化验所总会会长李伟振估计,今次应是加入石蜡固定样本的环节出错,但如何出错仍要院方做调查才可知悉。
未知为何样本与一癌症病人样本混杂 不涉倒泻样本
博爱医院将一名59岁阴道出血的女病人,误诊患子宫内膜癌,致子宫、卵巢及输卵管被切除后,院方其后证实她并无患癌。院方初步调查指,涉事女病人活组织样本与一名71岁患癌老妇的样本混杂,但为何混杂则不得而之。屯门医院及博爱医院病理学部部门主管麦兆铭表示,事件不涉倒泻样本,又提到实验室有闭路电视有拍摄到化验的过程。
不过,其多次被问及有无初步得知是什么步骤出错时未有回答,但重复指有看到混杂样本的可能性。他又不愿透露两名涉事人员有多少的年资,仅指有相关工作经验,而且有接受训练。
2015年发生同类事故 检视揭3个环节会导致样本受污染
翻查资料,东区医院在2015年亦曾发生过同类医疗事故,即化验结果出错导致病人被切除子宫。当时被指过程中有3个环节会导致样本受到污染,包括收集样本、于实验室内包装及加入石蜡固定样本。事后委员会就事件提出建议,包括分开处理相同类型病人样本,及避免重复使用处理样本工具等。值得留意的是,新界西联网总监王耀忠亦为当时委员会成员之一。
医务化验所总会会长料入石蜡固定样本出错
虽然相关建议已在各医院都有推行,惟事件在九年后再发生。香港医务化验所总会会长李伟振解释,当采样后化验室人员会先检查样本,其后则将样本加入石蜡固定,再用高速切片机将样本切到只有薄薄的一片才做化验。他估计今次事件应是加入石蜡固定样本的环节出错,“切片前后化验𠮶阵出错”,但如何出错仍要院方做调查才可知悉。
他又指今次事件人为及环境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认为需了解清楚出现错误是有人失误还是失责,以向公众交代清楚,并防止下一个悲剧发生。被问到如何可以避免相关悲剧,他则认为不论是化验师或是医生都有“行多一步”,化验师应确保遵受相关守则,以确保结果准确无误;而医生亦应结合临床病征及其他检查结果再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