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改善 低能见度时数10年减半 电动车普及将助减汽车废气
本港空气质素近年有所改善,但仍然面对车辆废气等空气污染问题。立法会新一份《数据透视》指出,本港低能见度时数、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于2004年至2022年间均见下降,但当中主要源自汽车排放的二氧化氮降幅较小,只有46%;文件认为,随着未来10年电动车的普及,加上当局将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预料情况将有改善。
其他空气污染物方面,二氧化硫浓度于过去18年大降80%,主要由于当局一系列政策,如收紧发电厂排放上限、规定本地船用轻质柴油含硫量,以及要求远洋船只停泊时须转用低硫燃料等。此外,微细悬浮粒子(PM2.5)和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的浓度,亦分别下跌69%和61%。
虽然污染物浓度下降,但空气质素指标亦有部份未能达标。文件指,本港现时就7种主要空气污染物,共设立12项短期及长期浓度目标(见上图),但2022年只有9项或75%达标,而未能达标的主要涉及二氧化氮及臭氧。当中二氧化氮主要源自汽车废气,而臭氧则主要由本地及邻近地区污染物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
另一项反映空气污染的指标、低能见度时数(已撇除雾、薄雾及降雨等天气状况)亦大有改善,由2013年的978小时,大减59%至2022年的401小时,低能见时数占全年时间的百分比亦由17.9%降至4.6%。
文件提到,本港3大空气污染物排放源头分别为发电、道路运输及水上运输,而政府于2021年更新的《香港清新空气蓝图》及《香港气候行动蓝图》中,亦列出21项特别针对该3类源头的减排措施,包括进一步收紧发电厂的排放上限、推广使用新能源(即电动及氢料电池)商用车辆、探讨船舶使用液化天然气等。
▼12月31日微风导致空气质素较差 中午时维港笼罩一片薄纱▼
政府去年10月完成公众咨询,建议就5项关于二氧化硫及悬浮粒子的现有空气质素指标订立更高标准,并会根据世卫全球标准,订立3项新指标。政府将于2024年内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条例草案,以于2025年起采用增设及更新的空气质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