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揭内地大学生逾半先使未来钱 除饮食娱乐还用于“颜值管理”
撰文: 林奥莉
出版:更新:
“双11”是淘宝、天猫等网购平台一年一度的购物节,内地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促销活动。有报告研究内地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指出现时大学生主要收入来自父母,当中超过五成学生认同“先使未来钱”,到底学生们有什么消费习惯?最常花费在哪?
先看大学生月均收入及消费▼▼▼
根据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内地大学生每月收入中位数为1,516元人民币(约1845元港元)。日常普遍于网上消费约100至200元,但每逢“双11”、“双12”、“618”等大型购物节时,整体而言逾7成大学生会消费300元以上,近3成消费600元以上。
年轻人重视朋辈及自我形象,除了日常饮食外,娱乐及颜值管理是大学生花费最多的项目。娱乐包括看电影、买礼物、卡拉 OK 等,颜值管理则指化妆、美容,甚至整型。现时信用卡申请容易,大学生普遍接受“先使未来钱”,报告指超过五成受访者认同“超前消费”。
内地大学生的收入主要来自哪里?报告提到,近八成大学生的收入来自父母给予的生活费,五成学生表示自己有做兼职增加收入。
除了食物、娱乐、服饰等,有时大学生也想购买较昂贵的产品,例如价值数千元的新型智能手机。报告亦指出,当大学生想购买超预算产品时,近半会向父母求助,另外3成会存钱后购买、约1成会向朋友借钱。
疫情下,线下活动同受学生欢迎,学生最常花费在桌游及萌宠体验馆上,近年日本、台湾、泰国等地兴起动物为主题的餐厅,香港亦有不少类似的宠物咖啡店,客人可与猫、狗、刺猬等互动,部分更在店内设有宠物领养区,鼓励巿民善待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