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推产业多元 4大支柱贡献逾半GDP 6优势产业仍无优势?

撰文: 数因斯坦
出版:更新:

新一份《施政报告》即将发表,如何推动产业多元化是重点之一。事实上,本港讨论产业转型多年,惟至今仍然高度倚赖4大支柱产业,相关行业占本地生产总值(GDP)比重仍高达56%。而近年外围环境复杂多变,更显出产业单一化问题,其中贸易物流业就因各地竞争增加,导致收益下跌,职位数目亦持续减少。
另一方面,创科、文化创意等6大优势产业的“优势”似乎尚不明显,该政策方向提出至今10多年后,6项产业合计对GDP贡献度仍不足一成,职位占总就业比重仍不足两成。现时产业结构下,具前景的职位未必足够,不少市民只能从事低薪行业。

4大支柱产业分别是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专业及商用服务,多年来贡献本港约五成GDP。统计处最近一期数据显示,2022年4大产业占GDP比重为56%,当中贸易及物流业占比达22.5%最高,较金融服务业(22.4%)稍稍高出0.1个百分点。

4大支柱产业分别是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专业及商用服务,多年来贡献本港约五成GDP。(资料图片)

支柱产业对GDP贡献度高,本身不是问题,真正问题在于部份支柱行业极易受外围环境影响,例如旅游业的增加价值,就在疫情影响下几近“清零”;而支柱产业之首的贸易及物流,亦在地缘政治、各地竞争增加等多重因素夹击下,于2022年录得同比收缩5.6%(注:以增加价值市价计)。

事实上,为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港府早于全球金融海啸后的2009年已提出6项优势产业,即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科技产业、教育产业、医疗产业、检测和认证产业、环保产业。惟政策方向提出10多年后,优势产业的“优势”仍不明显,2022年合计占GDP比重仍仅不足一成。

6项优势产业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最高,所录增加价值1年超过1,200亿元,但占GDP比重仅为4.5%。至于港府近年产业政策重心之一的创新科技,2022年增加价值约257亿元,占GDP比例不足1%。

产业待升级 不少市民只能从事低薪服务业

产业结构亦直接影响本港就业分布,其中支柱产业之一的贸易及物流业,以往从业人员达70万至80万人,占全港就业职位比例高达24%,而近年行业环境转变,令就业人数持续下降,至2022年跌至不足60万人,占总就业比例仅16.4%。至于金融服务业,虽然经济贡献度甚高,但只提供约27万就业职位,占总就业比重只有7.5%。

产业有欠多元,不少市民只能从事零售、餐饮及酒店服务业、建造业等基层行业。统计处数据显示,现时上述行业共吸纳逾86万打工仔,占所有行业职位比重逾26%,惟类似职位大部份缺少向上流动机会,且大多低薪、长工时。而产业升级转型有助创造更多具前景的就业职位,但较能提供此类职位的6项优势产业,2022年仅提供约53万个职位,就业贡献度尚不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