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博物馆】Google新企划 360度解构Chanel、Westwood时装文化

撰文: 江旻蔚
出版:更新:

时装令人著迷的地方,不只是说这条连衣裙剪裁好美、那件上衣用料上乘,而是因为时装往往好像一本当代历史书,反映当时状态;更厉害的时装设计师,则利用天桥作为“反叛”的道路,变成改变现状的渠道。想要看尽这些顶尖时装设计师的作品,现在起不用周围去,Google Arts & Culture的“We Wear Culture”计划就把它们带到大家的手机、电脑前,当中更有360度video让大家慢慢仔细欣赏!

(网站截图)

Google Arts & Culture自成立开始就跟各地不同范畴的博物馆合作,在虚拟世界里为大家带来不同话题的展览;自六月开始,Google Arts & Culture更开放了“We Wear Culture”的计划,连同近二百个来自各地的博物馆、流行时装品牌、非牟利机构,为大家剖析时装文化及发展历史。除了传统的文字及图像故事,展览更加入360度短片,配合旁述,让大家全方位欣赏及了解展品。

360度时尚美学:由Chanel、Ferragamo、Westwood打头阵二十年代,Coco Chanel将“黑”由寡妇穿的颜色变为大众都争先要穿的;五十年代,Salvatore Ferragamo利用人体工程学改变stiletto高跟鞋的设计;七十年代,西太后用punk改变时装界,也叫人关注扭曲的女性美学、气候变化、人权等社会议题……这些表面上是时装的发展历史,但其实只要对照一下世界历史,就会发觉其实两者息息相关,因果关系不能切断。

(网站截图)

1. 西太后的46年反叛传奇

Vivienne Westwood爵士本身是时装界反叛的象征,将模特儿化身“绿色战士”、提倡公平贸易;在速食时装年代,竟叫大家不要买新衫……时装就是她发声的渠道;衣服就是她抗议的平台。自1971年开创自家品牌,Kings Road 460号就成为西太后的军事机地,成就了Vivienne Westwood这个世界顶尖的时装品牌之余,更孕育不少政治运动的成品。

(网站截图)

解放紧身胸衣:重订女性身形“标准美”伦敦的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就收集了一件由Vivienne Westwood设计的紧身胸衣,除了将其形容为艺术与时装的融合,更代表了Westwood反叛而有创意的性格。紧身胸衣是20年代女性的“恩物”,当时盛行法式女性身形,要求女性“应该”要拥有丰满的胸部及臀部,同时要有纤细的腰部。社会对这理想身形的追求最顶峰的时期,正正是紧身胸衣最盛行的时期。当时女性把胸衣穿在厚厚的礼服下,显出葫芦般的身形,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不用多说。时至现代,仍然有不少女性为追求“完美”的体态做出损害自己身体的行为;1990年,Vivienne Westwood就造出了这件现代的胸衣,还精致地印上法国画家 François Boucher笔下的《Daphnis and Chloe》,背心吊带用上古典印花,揉合现代元素,西太后把它由内衣演化成时装背心;透过“We Wear Culture”,大家就不用飞到伦敦也可360度欣赏这件作品。如果大家有Google Cardboard的话,更可选择3D模式欣赏。

(网站截图、gabrielleteare.com)

2. 优雅地实用:颠覆世界的Coco Chanel

Coco Chanel,讨厌随波逐流,拥有巧夺天工的手艺,最敏锐的时尚触觉,别树一格的美学;Chanel这名字就是时装界中“现代”的代名词。廿一世纪流行boyish打扮吗?早于二十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社会开始接受女性穿裤子的潮流;而Coco Chanel也带头告诉大家,女生们穿实用的衣物也可以很优雅!就连她自己也说,一生都像把男性衣物设计成女装。

(网站截图)

不再只属寡妇,将“黑色”变时尚

战后的世界是个很有趣的时期,仿佛大家也害怕了沉闷,都纷纷穿上七彩鲜艳的颜色。一次,Coco Chanel到剧院欣赏歌剧时,看到全场的女性都穿着鲜红、铁青色等耀眼非常的颜色,她不得不慨叹“these colours are impossible”,更立志要把黑色放到女性的身上,将黑色演变成最受欢迎的时装颜色。从寡妇、劳动阶层的衣物,到高级时装、名门望族的华衣,Coco Chanel成功将黑由“anti-fashion”突变成“fashionable”,仿佛整个时装界也给她上下反转。当中的小黑裙(little black dress)更是典范,一条简约的小黑裙是现代女性的衣柜常备之物,当初的出现更有份帮忙把女性从紧身胸衣的捆绑中释放。摒弃礼服的架构,简洁而修身的剪裁让女性散发自然美。

(网站截图)

社会在变,时尚在变

“We Wear Culture”背后的理念是我们穿的衣服其实背后有着重大的意义,反映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元素,例如古时中国的长衫、日本的和服、印度、南非的布料、瑞士的蕾丝、各族裔的民族服等等,一件衣物可以告诉我们“一疋布咁长”的故事。衣物自人类文明以来就是必须品,“We Wear Culture”亦有探讨时装发展至今的状态,多姿多彩的现代时装是好是坏?我们又该如何平衡速食时装和永续消费?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次网上展览,总能为大家带来一点灵感。

We Wear Culture - Google Arts & Culture​

https://www.google.com/culturalinstitute/beta/project/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