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演化】告别激情享受安全平静 经营亲密感不在于“有楼”

撰文: 余婉兰
出版:更新:

我们少讲爱情关系中的亲密感,怕肉麻,太细腻也好难表达。对著爱人,几乎每一个动作及每一个眼神都亲密得像糖黐豆,亲密感就是如此?如果用“身体反应”来解释亲密感,好像会明白多点。

爱情的亲密感分阶段,有热恋时期的糖黐豆式亲密,执业婚姻及家庭治疗师唐静思说,热恋期,人的脑袋有些区域著灯,你异常雀跃,像吸毒或酗酒时的脑袋一样,释放好多激动的荷尔蒙。怪不得说爱情令人盲目,我什么也看不见,眼中只有对方。

“有趣的是,时间一耐,成为一段有情感依附、稳定的关系。你拥抱情人时,脑袋分泌一种荷尔蒙,叫Oxytocin,令人感觉平静、喜悦和有安全感,可以减少压力荷尔蒙Cortisol。而这份安全感和平静,即使他不在你身边,你也能感觉。”唐静思讲出亲密感的另一个状态,由一开始热恋,后来冷静下来,认识对方,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是什么模样,这也叫亲密感。

性爱的质素建基于情感连系。(iStock)

心理学有个理论,叫情感依附理论,再有一个比“亲密感”更准确的字眼,叫情感联系(Emotional Bonding)。唐静思用了一个比喻:外面横风横雨时,我经历脆弱和孤独,感觉可以与你在一起,因而感到安心。曾经有位精神科医生Schore指出,安全感令神经系统冷静下来,它减轻我们的负面情绪。

“当我遇上困难,我信任你会在我身边。我也有信心,我在你心目中是重要,你在乎我,我可以依靠你,内心有一份慰藉,情感联系可以是宗教、家人、知已或伴侣等。”

这份安全感,每个人都需要,今时今日,亲密感越来越失落,我们甚至会推开伴侣,害怕我和你太亲密。这个年代,人脆弱到像棉花,连亲密感都觉得似刀子。

“对于害怕亲密感的人而言,和人开始一段亲密关系,像按中他一粒掣,牵动他的不安与负面感觉,回忆起过去关系中不愉快的经历。他怕亲密感所唤起的负面感及不愉快记忆,那些都是未化解的伤害,如长期被冷落、言语或身体暴力、欺骗或受侮辱等任何一种伤痛经历。”唐静思见过好多辅导的个案,有人为了回避内心痛苦的记忆和感觉,不讲也不碰,死穴一样,冰封在内心,每一次遇到亲密关系就害怕。当太过接近时,就会衍生一连串回避行为。

例如回避与对方直接接触,人在但个心飞走,晚晚不回家,打机玩电话避开沟通,性滥交,或者只把注意力放在子女身上,沉迷宗教或以工作回避关系。有人可能选择不结婚、单身等。回避的方式有好多种,也非常日常普遍。

“不只对伴侣,同时他对其他人也不再信任,觉得没有安全感,所以宁愿选择靠自己,变得独立,重视成就等。去到一个地步,否定自己需要亲密感,甚至是亲密依附的关系。”唐静思说。

人类社会经历过工业革命,再不同从前农业社会,现在更是高科技、资讯的时代,人与人关系模式转变。唐静思见好多个案,他们产生错觉,只要我买一层楼就安全,赚好多钱物质丰富就安全,只要事业好就好安全,人人畀面子我就安全。

“却忽略了与最亲的人的关系。”她说。

究竟我们在沟通什么?第一步与自己内心的感受沟通。懂得和自己沟通了,那我懂得和你的感受沟通吗?(iStock)

“美国曾做了一个关于快乐的调查,历时四十年,研究一班波士顿出自名校及居住较贫困区域的成年人,究竟什么令他们真正开心,结果出炉了,原来是关系,即你可以依靠的亲密关系。”

唐静思继续问,知道什么令我们真正快乐了,那我们如何维系、培养情感连系的关系?亲密关系像戴在颈上的珍珠,脆弱但宝贵,要好好呵护。“我们学习应付内心的感受,你愿意经历自己的脆弱感受?同时也回应和聆听对方脆弱的感受?亲密感就是,你了解自己,表达出来,也要懂得回应对方的感受。”

Institute for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Psychotherap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