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系】新一年 找一个有“爱”的家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大家会有什么愿望吗?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升职加薪、环游世界,还是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你可能会说,你跟父母一起住,那不就是家了吗?对,这是你的家,但严格来说这是你父母的家而你是成员,这家不是你话事的。你有否想过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创建的家呢?
可以不化妆、穿得很邋遢、戴著大眼镜跟这些人在这屋内聊天、吃饭、看电视吗?如果都是,这应该是你的家。
屋是一个死物,家是一个定义,没有实体的。所以每个人对家的感觉、需要、存在的形式都可以很不同。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会带给你安全感。
对于“家”,原来法律并没有给予定义,而对家庭亦只有大概意思,是指两人以上便可称作家庭。原来某程度上,一个人住,声称这个地方是他的家,是没有法律上的意义的。
如果你和父母兄弟姊妹一起住,那个可能是你的家。你喜欢回去吗?你有和这些人有互动吗?一天辛勤的工作后,一回到去便觉得终于可以呼一大口累气吗?是当你不如意、生病时最希望逗留的地方吗?可以不化妆、穿得很邋遢、戴著大眼镜跟这些人在这屋内聊天、吃饭、看电视吗?不需要挻胸收腹、每个动作都摆pose吗?如果都是,这应该是你的家。
如果你一个人住,熟悉和安全感是家最重要的元素。如果回到家的感觉像在酒店,那怕你住了多久,这个只是你居住的空间,不是你的家,因为和你没有任何感情的关系。
其实家是无形虚幻的,有些人不愿回家,有些人有家归不得,有些人有几个家,有些人从来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一间屋也可以和人有感情关系?真的可以。有试过搬家时舍不得旧居吗?你当然可以舍不得花了几百万的装修,但很多时候舍不得的是在这个空间发生过的事,不论开心高兴的、失望无助的,可以是在这空间出现过的他,他坐在沙发对你说过的话,一班朋友来聚会的情景,那个睡不著哭到天亮的半夜,看著电视突然蟑螂飞过眼前无助的一幕。
要实在一点吗?当每个月你收到屋租、水费、电费、煤气费的帐单通知时,家的感觉便很真实,你真的感受到自己正在担起一头家。这时候会有冲动多找一个同屋主来分担这头家吗?
其实家是无形虚幻的,有些人不愿回家,有些人有家归不得,有些人有几个家,有些人从来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所以,怎样的才是家?但凡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如果你还没找到,我祝愿你在2017年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家。
关于作者:
连峻(Rene Lien)身兼心理学博士、性学家、催眠学家、节目主持、专栏作家等多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