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衣柜的女生 “执嘢”搞手:居住空间是留给自己的

撰文: 吴嘉欣
出版:更新:

Ren说话掷地有声,是个对生活有信念有要求的女生,于是连带其居住环境,都充斥着一种让人感到写意自在的氛围。原因之一,是因为其居所完全摒弃大型家具,常人家中必备的电视机、雪柜、书架、梳化等家居设备,都被她拒诸门外,衣柜对她说更是可有可无。Ren是非牟利机构“执嘢”(JupYeah)创办人之一,年前搬到离岛区住,小区的便利让她大为热爱岛上生活,坦言平日喜欢与两只爱犬窝在家中。堂堂一位女子,同样热爱时尚,家中却没有衣柜,难免让人哗然,她却淡然反问一句:“香港这个地方本来够细小,我们的居住空间是花上很多钱换取回来,如此珍贵的空间,最终用作摆放大型家具,岂不是一种浪费?”

摄影:Crystal Lee

千元衣架换10年情

Ren虽然没有衣柜,却有一个让她感到满意的衣架作为她的起居伙伴。“基本上我视这个衣架为房间的主角。10年前,我在Franc Franc花了千多元就将它带回家,又因为过去两年搬家次数频繁,其间我将它不停拆卸和装嵌,它依旧坚挺稳固,非常耐用。再加上其脚底本身有四个可360度转动的车轮,对于我这种非常喜欢灵活家具的人来说,实在非常方便易用。”确实,Ren的衣架本来就很人性化,简单的线条设计就足以令几条铁架营造出让人可平放及垂直悬挂衣物的空间,再运用两个廉价铁篮子,摆放好平日穿着的衣物,一拉一收,3款活动自如的衣物收纳设备就足以取代衣柜存在的必要;撇除她房中、那张家中唯一兼最大型家具的梳化床,Ren的睡房根本找不到让人感到多余的摆设或家具,宽敞的空间令阳光斜照入帘之时也毫不刺眼,反倒有一丝丝暖意渗入心头。

认清拥有的智慧

时下人热爱谈论收纳方式,追求断舍离生活,说穿了只因为原来的空间早已存在太多不必要甚至过剩的物品,所以对Ren而言,收纳的前提必先让自己认清自己拥有多少。“小时候我跟妹妹共用一个衣柜,大家很自然学会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摆放更多衣物。骤眼看,这两个铁篮子和衣架的空间都是有限,但我的衣物自搬进来后,没有因此增多或减少,若有多余的衣物,我会拿去‘执嘢(JUPYEAH)’给有需要的人,同时我亦会在那里拿取合适的衣物回家,如此一来,这些被我填满的篮子和衣架仿佛在提醒自己,不必再买更多的衣物,因为我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收纳它们;只有将东西摆放在眼前,我就不会Out of sight或out of mind,从而认清自己拥有很多衣物,而非以为自己不够衣物。”

访问期间,最教人挪移不开视线的,是Ren床尾上被叠好的衣物。她说因为冬天起床后容易感到寒冷,所以习惯将自己拥有的卫衣折叠并整齐地放在床尾,方便起床后穿著,旁人乍听会认为这不过是个人的生活习惯,但用心细想,那就是她的生活之道:方便、简单,正如她的铁篮子如今仍摆放了10年前在瑞典出差时购买的灰色针织衣,“虽然它是很Basic的款式,但至今也是很长青的款式。其实大家太习惯‘拥有’这个动作,才会忘记起居空间的存在意义。若然大家认真思考自己的起居空间,才会发现自己真正理会的物品,其实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