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德国工作回港不移民 中环搬元朗只做Freelance:我用10年想透
“我真系好钟意香港!”是在社交媒体上时时看到的一句话;“BNO”要如何申请、移居英国利与弊,也长登热门搜寻。“喜欢”是一个很玄妙的概念,去或留,都有不同的演绎。
摄影:郑子峰
土生土长的“80后”女生郭聿婷Hayley,在香港当公关、到深圳与老板组成二人团队成开荒牛、毅然到德国工作旅游9个月,最后也决定回来香港发展。她说:“你到哪里都会遇到问题,香港于我而言,永远都是我的家。与其移民,不如正面面对‘屋企’的问题,把想法转化成力量。”
“赶尾班车”到德国工作假期:别人顾不了你的快乐
“80后”女生Hayley,现在是个全职的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有时当旅客的向导,也替不同公司作市场营销与公关工作,又搬到元朗,租了邻近的一块田,闲时调理农务。她毫不犹豫地说,现在很快乐,不过也要多得过去很多不知所措的时刻。
弃3万月薪到德国 重头开始
Hayley出生在一个十分传统的家庭,重男轻女,女子要结婚生小孩,按部就班就是成功。她反问:“为何女生要结婚、又要生小孩?人生不传统也可打出一片天。”她半工读完成大学,做了数年公关,预见不到自己未来的前景,去意渐生,于是决定辞职。她笑着回忆:“年轻的好处,是我户口明明没钱,但还是大被盖过头,睡醒才算!”
恰巧,她在酒吧遇到一位只身来到香港的设计师,她发现她的专长能派上用场,二人“胆粗粗”到深圳闯,搬到深圳居住。二人似“开荒牛”,公司由零建立。可是,两年后,就在她差不多要成为合作伙伴的时候,她却决定离场。只因她的生活渐渐都被工作压力占据,半夜醒来,午夜梦迥都是工作,她回忆:“无论多努力去做,工作上还有很多事情是你控制不了的。”
Hayley反思,
做甚么事情,快乐是最重要的。因为自己的快乐,没有人会照顾得了。你必须自己找方法,令自己舒服与开心。
于是,她放弃似是由她“一手凑大”宝宝似的事业与三万月薪,决定“赶尾班车”,在三十歳前到德国工作假期,由零开始,砍掉重来。
人人都说,人离乡贱;异国的陌生与冲击,却正正是Hayley所寻求的。不谙德语的她,就是希望一切从头开始,以旅人的眼光,却似当地人一般生活。
Hayley回忆,在德国的生活,她曾在酒吧工作当“楼面”、曾当农夫,帮助种植苹果树、帮邻居做保母、帮正职是律师、副业是作家的人当助理,搜集资料、也曾遇上是退休医生的雕塑家,她为他作小助手⋯⋯大部份时间都在火车、巴士与咖啡店里度过。除了刚到埗的三个月,其余时间她都当“沙发客”,她认识了很多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也认识了很多跟香港人不一样的人。她总括:
不踏出第一步,就永远不知自己要甚么,与不要甚么。
人人都在谈移民,Hayley在德国的浪荡岁月,反而令她更喜欢香港。Hayley说:“在欧洲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我把很多香港的优点都习以为常,简单如交通方便。”她沉思一会说:
你在哪儿生活,都会有哪儿的问题。我不喜欢深圳的饮食、欧洲的天气、香港的压力⋯⋯但于我而言,香港永远都是我的家。与其移民,不如正面面对‘屋企’的问题,把想法转化成力量。
由中环“移民”到元朗的:我租了一块田
回到香港,Hayley决定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模式,还是全职当Freelancer最适合自己,现在已是第四年。
除了事业上的转变,Hayley亦由闹市搬到元朗居住,更租了一小块农地。活在香港,生活却有似在德国。她每早醒来做到田地摘新鲜蔬菜,弄个沙律,才展开一天的工作。最大得着,是身体变得健康。她分享,与其买楼、长期地租住一些地方,何不签一些短期租约,到处走走停停,甚或以旅游的心态探索香港?
最后,她若有所思地概括:
我用了十年时间去想透一事,就是你正在做的事是否令你快乐?将会得到的结果,你会否满意?回望过去,作决定的每个当下,都不能100%肯定。我不改变,接下来就是不断重复。
改变有很多方法,离开只是其中一种。访问尾声,她突然在袋中取出数个“N95”,问:“你要吗?”说是计划认识的一位外籍医生朋友寄给她,令她惊喜又窝心。或许,坚持以怎样的形式生活、在哪里生活,就只需一个说服得了自己的理由。
曾当公关,最后还是觉得全职当Freelancer最适合自己,Hayley已当第四年Freelancer。她有以下的建议予想全职Freelancer的人(点图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