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创伤后遗难凭外表辨别 先拥抱再倾诉安抚受伤的心

撰文: 许芷婷 林芷欣
出版:更新:

2014年雨伞运动,那时还在就读港大的林子颖为梁天琦拍摄纪录片《地厚天高》。2018年6月11日,梁天琦旺角暴动罪成,被判囚六年。
判刑后笔者访问导演林子颖,最深刻一句是她说:“那是创伤。我见证过的事一点一点的崩坏。梁天琦的审判是一个残留的痕迹,提醒我,那数年发生的事、大家曾相信的事,是假的。”
很多人说这数天的香港,甚有“雨伞运动”的影子。而2014年的大学生,也已成为今天社会中的“大人”。

(《地厚天高》剧照)

从前社交媒体最多娱乐资讯,现在却是铺天盖地的都是“逃犯条例”的新闻,昨晚(16日)黄衫示威者,要求“撒回”《逃犯条例》修例,危站太古广场平台五小时后堕地亡,更令不少人迅间情绪崩溃。近日看到一篇由心理学家Susan Heitler撰写名为《如何踢走选举后的抑郁》(当年特朗普当选)的文章,以下结合她的建议,再套入香港的情况,希望大家有个情绪缓冲区。

心理学网站Its Psychology曾列出数项有抑郁倾向的“症状”,先关心身边人心理状态==>

订立一个“隔离时间”:留一点空间给予自己

相信大部份人跟笔者一样,总是日日夜夜追踪最新资讯,绝不错过任何一道直播、任何一篇新闻。因为条例影响深远,支持、反对者两极,即使特首林郑月娥刚宣布暂缓《逃犯条例》修例工作,收回二读,似乎亦未能平息示威者怨气。加上同日的示威者堕楼悲剧,支持及反对修例的意见持续对立,亦渐蕴酿成警察开枪执法驱赶示威者是否合理等讨论。一时间整个社交媒体、whatsapp群组与新闻影像,都是令人压迫的新消息,不少人心情每况愈下。

其实,即使贴身贴心,也要让自己有喘息的空间,真的受不了的时候,应该让自己停一停,避开相关的资讯。每日订立一个“隔离时间”,即使只是十五到三十分钟,也是好的。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说出来毫无作用?你必须抒发情绪

《地厚天高》导演林子颖所说的“创伤”,是这样的:“我见证过的事一点一点的崩坏。我见过大家是如何在雨伞(运动)中抗争,大家曾经有远大理想、光芒四射。但身边的人也渐渐发现原来这一套并不可行,便向现实低头了,去考公务员⋯⋯2014年的我们不是这样的,我曾幻想,我真的能改变社会?梁天琦的审判是一个残留的痕迹,提醒我,那数年发生的事、大家曾相信的事,是假的。”

她的意见或只说明了部份香港年轻一辈的想法,正如立法会功能组别议员陈健波,近日亦就修例争议,公开表示自己代表不少中产人士的心声,指“最不忿气是我,储了这么多年钱,我很努力才有今天的生活,我只想要很基本的生活,你为何破坏它,现在是我的收成期。”

有时有些创伤,无关皮肉,却有切肤之痛,痛得入心入肺;它甚至无关年龄、无关政见、人人皆可有,因为所谓的政治本来就跟你每日的营营役役的努力分不开,社会严重撕裂之时,情绪自然会拉扯。

当你旧患未好,又创新伤。此时此刻,其实最应该与信任的亲友谈天,把感受原原本本地说出来,虽然社会现况不会一时三刻改变,起码有个伴,拍拍膊头,互相提醒:“要嗌一齐嗌、要痛一起痛。”

说话之前再加一个深深拥抱,永远紧记,关心社会要及时,表达爱同样要及时。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Sources:Psychology Today, Its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