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极乐园.含剧透】比并神作《Up》:你的成就,不需旁人肯定
《玩转极乐园》的电影trailer半年前在戏院看到,已觉得一定要入场观看。当然人人说电影媲美《玩转脑朋友》,又说主角“宁死都要追梦”肉紧到咬牙切齿,我却愈看愈想重看,可能是Pixar最被低估的神作《冲天救兵》,再次重头认识“梦想”与“成就”这两字。
恕笔者我“奄尖”,PIXAR系列电影出色之处,不止动画、剧情,还有戏名。《玩转极乐园》的英文戏名《Coco》不止是主角太婆的名字,电影的关键角色,更跟《Up》(《冲天救兵》)、《Cars》(《反斗车王》)、《Finding Nemo》(《海底奇兵》)等名字一脉相承,简洁而精。为承传一点创作神髓,下文一律使用英文名。
《Coco》一戏由墨西哥亡灵节到片头以传统剪纸,贯穿男主角Miguel 的家族恩怨情仇,不止色彩斑斓夺目,更细腻得不到2、3秒的画面,也运用了剪纸的正负空间,营造出纸上公仔的动态感觉,技术心思令人拍案叫绝。片中虚构的已故大明星“曲臣”(Ernesto de la Cruz)与墨西哥真实传奇女画家芙烈达(Frida Kahlo)的出现,令当地流行文化更立体具象。坦白说,单是头10分钟,PIXAR团队的功架,已值回票价。
但我在意的,是戏中谈“梦想”与“成就”的阔度。
《Coco》与《Up》桥段情节,竟异曲同工
本以为电影只以亲情作主打,入场后才知,主角Miguel对音乐的热情与追梦也是主轴。然后看著看著,你会想回家将《Up》重头煲一次。《Coco》与《Up》在细节处理上,其实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如各自用片头将背景故事,由头到尾交代一次;也是困阻重重,但无惧去追梦;无意间走到超现实国度,并克服一切、成功圆梦。关键却在结局。没错,两戏都是圆满结局,但《Coco》是比大团圆更大团圆的结局。连那班在人间没共同经历,兼打压主角玩音乐的姨妈姑姐,都忽然开窍,相信主角的“片面之词”,一夜间回心转意让他玩音乐、原谅“仇人”,然后happily ever after。
我不是黑心巫婆,誓要将所有结局都变成莎士比亚式悲剧不可。动画绝妙之处,是能转个角度将残酷现实说出,并予以平衡,看后令人会心微笑却又五味纷陈,让口中的苦回一点甘;否则那过于理想化的,应叫作“童话”(虽然“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谁说完美结局,不能有淡淡然的遗憾?
《Up》的结局同是“大团圆”,却带阵阵遗憾。感觉就如一块小石掷下心湖,泛开的涟漪却久久不散。卡叔与“童军仔”小飞从“仙境瀑布”探险成功回家,卡叔一圆80年来的心愿,小飞也完成任务,取得徽章。片中结局的一幕,是小飞跟一众“童军仔”站在颁奖台上。第一位“串串贡”小孩获颁“远足极限及登山常识徽章”;第二位胆怯小孩获颁“面对野生动物自卫术徽章”;而两样都超额完成的小飞,却只获颁“帮助老人徽章”。你可能会觉得很讽刺,他跟一位80岁阿伯,从南美洲经历重重困难回来,就只获一枚听下去可有可无的徽章。
梦想无分大小,成就亦然
梦想无分大小,成就亦然。如果那些年你相信,人生很多事都徒劳无功;今天应该明白,你的成就永远属你,任谁也抢不走,只不过不一定得到全世界掌声。
这样的一个“帮助老人徽章”,既不能回报亦彰显不了小飞的付出与成就。但人生就是这样,回到看当初,我们很纯粹为一个目标、梦想而奔走,那怕是圆梦成为乐手,或只是很单纯地,想为心爱的人做些事、留个回忆。而事实上,身为野外探索队第54团敢死队初级队员的小飞,由始至终,如此努力“缠著”卡叔,正正就只希望获此徽章,升级成高级队员。(同时他希望升级的背后愿望,亦没达成。愿望非常感人,在此不打岔,自行看回吧!)
如果那些年你相信,人生很多事都徒劳无功;今天应该明白,你的成就永远属你,任谁也抢不走,只不过那不一定得到全世界肯定。
我们贪心,我们得一想二,我们不快乐......很多时我们不是没有追过梦、圆过梦,但我们贪心,我们得一想二,我们不快乐:仿佛没得到旁人的欢呼声,我们做过的一切,都不值一提。我们需要被肯定,却时时刻刻忽略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又,我们几经争取,成功获老板赏识做到了某项企划,却又掉进疾妒,不忿为何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升职又加薪的漩涡之中,结果我们甚至连为何要做这份工作,所谓的志向、儿时梦想,都一一忘掉。
其实奔走过后,不管做到多与少,不论结局是超出预期或未尽如人意;人生更重要是,我们在生活中,又有否时刻保存那为初衷不顾一切、心无旁骛的赤子之心。
但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