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watch】蔡英文(二)那些年的真‧文青

撰文: 伍进权
出版:更新:
(路透社)

这次台湾总统大战之中,除了蔡英文,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国民党首次派出的候选人洪秀柱。后者总是以浓烈妆容示人,发型与著装充满著强烈登台味道,与前者的朴素、清新、文艺气息,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对比 ── 1970年代的台湾,与蔡英文一起成长的,除了白色恐怖,还有台湾校园民歌风潮。

蔡琴于1981年出版的唱片《你的眼神》,唱片封套上是当时经典的台湾文青造型。(海山唱片)

小清新改造力量

从齐豫到木结他合唱团,与蔡英文相似的不只是简洁、朴素的打扮,还有一种踏实、清新的气质。而这种踏实与清新,正正是这几年来台湾人在政治以至生活上,最强烈的渴求;同时也处处见于蔡英文的政治倡议之中。

从齐豫到木结他合唱团,两者相似的不只是简洁、朴素的打扮,还有一种踏实、清新的气质。而这种踏实与清新,正正是这几年来台湾人在政治以至生活上,最强烈的渴求;同时也处处见于蔡英文的政治倡议之中。

读书时期蔡英文(中)与同学的合照,造型与气质都与上图的蔡琴有几分神似。(由蔡英文朋友提供/黄永俊翻摄)

从素人学者到政治明星

蔡英文在英国修读博士,深研的是法学和国际贸易,成为当时台湾少数国际贸易专家。八十年代台湾国贸危机的出现,使蔡英文涉足经济部顾问工作,从而展开筹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顾问生涯。工作上常需要在多国利益冲突上找到平衡,需一字一眼斟酌权衡多方利益的习惯,养成了现时蔡英文小心谨慎的思考习惯。看似“龟毛”的行事风格,让她在任职经贸顾问及陆委会主委时,促成了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大陆建立“小三通”,可以说是两岸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步。

蔡英文走进人群,以素人身份跟民众游行示威。(转载自蔡英文脸书)

2004年陈水扁再次胜出总统大选,并向蔡英文招手,蔡英文的背后于是挂上了一道鲜绿。对一直被视为“两国论”及“台独”推手的民进党而言,蔡英文的温文、务实,早已为整个党带来了新气象。直至陈水扁于2008年被揭发贪污下台,民众不禁问道:难道台湾就逃不出政府贪腐的命运吗?

文青新势力

打后的局面,相信大家都仍记忆犹新:马英九于2008年赢出总统大选,蔡英文背负超过40%的支持率败选。从主席退到普通党员,一下子从焦点变成素人,却成为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捩点。

经历参选落败,蔡英文游走台湾,意识到发展“在地经济”的重要。于2010年5月,蔡英文以民进党主席身份,反对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Getty Images)

自传《英派—点亮台湾的这一哩路》中,就描写了她在败选以后的心路历程-抛开“政选人物”包袱,游走台湾的旅程中,发现台湾“在地经济”与社区组织的自发力量,启发蔡英文现时发展台湾本土产业的主张,更促成基层民众对蔡英文的信任。

从此,蔡英文便以经济产业和贸易专家的角色,了解各阶层的需要,促使社会由下而上互相配合,重整台湾的社经结构,突破昔日政治模式,从基层开始带来改变。一开始潜藏在文青外表底下的改变力量,也因此而得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