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实测】静修App用后感:用3日学呼吸、私人情绪医生跟身!

撰文: 许芷婷
出版:更新:

运动对身体好就人人都知;殊不知原来心灵都需要“运动”?名字和方式各有不同,有静观、正念、冥想等等,在我看来就是静下来,放下日常烦扰我们的事物,除了观察甚么都不做,确切地活在当下,从而减压和少一点抑郁焦虑。“心灵运动”的App很多,方式各异,效果好坏因人而异。我选了三款截然不同的App,做了为期10 天的测试,要比高低没意思,你却可以看看哪个最适合你。

1.“贴地”随时静修:Newlife 330

香港人多车多,逼著的时候很容易心浮气躁。 

Newlife 330是由新生精神康复会(新生会)推出,但放心,你不一定要精神异常才使用。Newlife 330 主张“静观”,即是静下来,观察自己当刻的感受。透过动画及声音导航,指示使用者以呼吸、五感和伸展来训练。Newlife 330特色是它主张何时何地都可以静修,将此融入日常生活,而程式亦特别为此设计。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停不下来,有时不能避免的等待却总是带来不安和烦躁,而Newlife 330 就提议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练习。

语言:广东话

时间:每天4 -10分钟

画面:美观与否很主观,较为单调但胜在够简单。

用后感:Newlife 330虽然设计简单,但指示清晰,对于我这个静修初哥,这是三款中最容易的一个。声音导航是广东话,感觉亲切。另外,它由香港人设计,所提及的情景很熟悉且“贴地”。为期十天的训练,我每天平均花了6-7 分钟静下来,甚么都不做,就只是跟著声音导航练习,才发现原来这也不容易。

万事起头难,开初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挨”不过去。因为头三天,它就只是叫我坐著留意自己的一呼一吸,我当时心想,你不说我就不呼吸了吗?后来才知道原来呼吸都要学。我三天共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学习呼吸,感觉真奢侈。幸好到第三至四天则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体验”,需要我准备一小份食物,用五感好好观察它,吃前要花个两三分钟把玩,一时放到鼻下嗅,一时放到灯下看,虽然头两天我都等不及它的声音指示我就先吃了,但这算是新的体验。十天的训练亦算多元化,有声音、视觉和伸展。不知是否心理作用,由开初的不耐烦和烦躁,到后来真的有点静下来的感觉。

2. 你的私人情绪医生:Breath

如何在烦扰中保持宁静?(Breath官方网站)

若你觉得自己是ABC,英文更为舒适亲切,这可能更适合你。Breath是得奖健康手机程式,特别之处是它像是一个私人的情绪医生,在每日训练前,都先有五条简单问题,剖析使用者当时心情,再提议相对的训练。训练方式同样是声音导航,但可选择男声或女声,内容亦有所不同。除此外以,你也不一定要跟随它所提议的训练,App中有一个选单,你可自行选择喜欢的训练。当中有常见的“呼吸”训练、伸展训练,也有比较特别的瑜珈、亦有“治愈训练”和“睡觉训练”。这手机程式不只是要你静下来好好休息,也是较为直接的要你正视自己的情绪,解开心结,从而减压和抗抑郁。

语言:英语

时间:每天5 -15分钟,按诊断而定。

画面:个人认为比较美观,较为多元化。

用后感:这感觉比较专业,因为训练因人而异。训练由“How are you?” 开始,幼稚园已经教导要礼貌回应“I  am fine, thank you.” 但若真的不是很Fine又应该怎样回答?回答那五条问题的时候,我可以正视自己当刻的情绪,直接了当的回答:“不是很好。”而且,虽然训练也离不开“闭上眼,静下来”,但这体验较为生动,并不苦闷,如在“治愈训练”中,其中一段录音是要你“宽恕自己”,随著一呼一吸,及导航的话语,放下令自己后悔的事和罪疚感。十天的训练,成效不会太明显,但使用时感觉轻松自在,觉得是它在引导自己去正视或解决一直搁在心底的负面情绪。

3. 玩游戏也可以静修:Memorado

脑力如肌用一般,都可以训练。

要是你像我一样,真的静不下来,这个手机程式可能更适合你。Memorado主要分为三部份,分别是“脑力测试”、游戏和“放松”。这相对有趣,与一般测试脑袋运转的小游戏无异,娱乐性十足,同时配合冥想和“正念”,就是留意当下的意念。

语言:中文,声音导航则是普通话。

时间:每天5-8分钟。

画面:有别于先前两个,没有太多图画,都是简单线条及图案及线条。

用后感:产品简介一栏写道:“这是大脑训练和冥想游戏,能提升记忆力与正念”。冥想结合游戏,真新鲜,我姑且相信它。虽然要相比的话,这个较为欲罢不能。为期十天的测试,我闲下来无事亦会打开玩玩,得到高分数便沾沾自喜。可是,有关静修的部分Memorado的训练就不是很好。当中有像“secret garden” 的“曼陀罗花填色”游戏,我只觉越填越大压力,而冥想部分只有数段录音,需要训练便要每日自觉地反复聆听。

要做到“生活以上”不容易,正视自己的情绪是第一步,不一定严重如抑郁症才算是情绪问题。有位中学同学当上了精神科护士,有一天跟我说:“我怀疑你有精神病!”我立即回想是否当年我做了甚么对不起她的事?幸好她立即解释道那是针对好对我的观察而言。其实我也曾经怀疑自己有点过度活跃,脑袋总是不停的转动,晚上不是极累就睡不著,总是等不及别人把话说完就会插口,以前上课很快明白也常常“魂游太虚”,因为忍受不了她的反复解释。十天的测试效果不会很大,但却让我想起了这老问题,或许一直都未有解决。“对自己好一点”,人人都会说。但连自己是怎样都不知道,又怎样好好对待呢?这些App 可能就是你认识自己,正视自己情绪的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