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档创业】女生裸辞与潮爸创品牌 延续本地“慢珠宝”工艺
父母子女两代人相处就一定会产生矛盾、代沟?尤其是在生意上,如果要接手上一代的生意,子女又会否只可服从而“冇say”?说到接手上一代的生意,大多感觉是一件很权威的事:通常也是上一代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下一代就要乖乖听话, 传承上一代的手工艺及理念。原本听到Vanessa Bell Jewellery这个父女档珠宝品牌的成立就觉得很特别,因为他们的款式都很minimal,都是廿一世纪女生会喜欢的款式,一点old school的感觉都没有,所以很好奇,到底这对父女档的生意是如何运作的呢?摄:黄宝莹
一直都好喜欢小巧精致的珠宝,尤其是戒指,所以都有在Instagram紧贴一些专售这些类型的珠宝的网店。论风格,差不多的简约风也有不少选择,有些是转售其他品牌的,也有一部分是自己设计的。在云云的“IG Shop”当中,为什么Vanessa Bell Jewellery(VB)可以突围而出?看Vanessa Bell Jewellery的Instagram专页,他们的简介就写着“这是一件父女的事”;到底这家在香港设计和制造的珠宝品牌背后的父女故事是如何的?
“斗平的话就不会买我们的珠宝了吧。我们的客人买的是整个package,是Vanessa Bell的故事和背后这个父女组合。”
Vanessa Bell:女儿和潮爸的故事
Vanessa Bell就是一家网上的珠宝品牌,没有实体店,靠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及不定期的pop-up store宣传。“我觉得这品牌也尚算成功吧,至今成立一年半左右已经有三千多人like!”这句说话,不是出自年轻的Vanessa口中,而是由今年已六十七岁的袁爸爸说出的。潮爸的名字不是浪得虚名,深谙Facebook、Instagram的运作方式,袁爸爸会每张照片都like,说希望可以reach到更多的人。除了是Vanessa Bell Jewellery各专页的“追随者”,袁爸爸也是品牌背后的珠宝师傅,VB的所有作品也是出自他的手中,而女儿Vanessa则是品牌的设计师及营运上的军师。
网上商店,的确是没有舖租等压力,但网上的世界来得快,去得更快,虽然人手制造、对宝石、18K金的坚持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卖点,但要突围而出让客人记得品牌的存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赢这个网店之战,可能有人靠价钱取胜、有人靠不断推post“呃like”、也有些是比较有心机的,坚持品质和设计,以耐性取胜。“眼看很多新晋品牌也是‘也也乌’,我们这品牌的起步也算不错了。”作为一位备受尊敬的珠宝师傅,袁爸爸已有五十多年的珠宝制作经验,更重要的是对珠宝品质的那一团火,好像还燃烧得非常旺盛。不加入斗平的战争,到底VB靠什么因素取胜?“斗平的话就不会买我们的珠宝了吧。我们的客人买的是整个package,是VB的故事和背后这个父女组合,加上我们的手工、对品质的坚持,是所有因素加在一起,不是因为我们平而买。”负责marketing的Vanessa明了品牌的优势是什么。
女儿成自己老板?任女儿“点”的开放老爸
袁爸爸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学习制造珠宝,后来结婚成家立室,就觉得打工没前途,所以就毅然决定要自己创业,自己接下客人的珠宝订单,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至今都没有退休的念头,仍然在接熟客的订单,不论是新款设计或旧首饰改款,他一概都做。“退休又没事做,你看别人退休后就在公园‘行行企企’,我不想这样。”
而Vanessa本身是设计师,做了七年的设计工作,觉得自己比较像机械人而不是真正的设计师,因此毅然放下工作去英国working holiday,在命运的安排下在英国接触到一家手造珠宝的传统小店,回到香港后就决定要成立Vanessa Bell Jewellery,跟爸爸一起闯天下。六十七岁,其实已经超过很多人眼中的退休年龄,但袁爸爸每晚仍然工作至凌晨,一边制作VB的珠宝,一边继续接熟客的订单,继续自己原来的珠宝生意。袁爸爸对女儿的支持不只是说说而已,“小时候读设计要通宵完成功课,爸爸也会帮忙。他的支持不只是金钱上或口头上,而是真的会动手帮忙一起做。”既然本身也有自己的事业,女儿成立Vanessa Bell岂不加重工作量,女儿做了自己的“老板”,对袁爸爸而言不是“揾笨”吗?“我没有所谓的,不会本着我是爸爸的心态而不可以被女儿‘指使’的想法。”
“可以见到女儿多一点,不好吗?”
“当初我说要成立Vanessa Bell,他也很支持我,他说这个年代不自己创业是不会发达的。” 女儿做了自己的老板,其实袁爸爸也都开心的,“可以见到女儿多一点,不好吗?”虽然袁爸爸可以很洒脱地让Vanessa只身去到英国见识,但其实心底里是很紧张女儿,处处也为Vanessa设想的。“不少跟我差不多年纪的珠宝设计师也说我真的好幸福,有爸爸在背后做品牌的珠宝师傅。因为香港的珠宝师傅很有性格的,有些时候客人会要求改这改那,但香港的师傅是不会肯改的,他们会觉得自己也有几十年的珠宝制作经验,为什么要迁就你?”“面对女儿的要求我一定会迁就她帮她去改,但有时面对自己的客人反而我不会理会他们的要求,不买就算数。”这好明显是“大细超”啊!“是她的客人就一定会迁就她,不能再用自己那套的。”
接受改变 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
虽然袁爸爸处处迁就Vanessa,但合作建立一盘生意,任谁都总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这对父女又如何面对矛盾冲突的时候呢?“矛盾总会有的,始终两个人两个性格,合作上来就一定会有意见不合。”“起初的矛盾会更大,至少品味也相差几十年吧!”把袁爸爸一向做惯的珠宝和VB的作品放在一起,很明显就会看得出两个时代的风格上的分别。“好记得当初我要爸爸造这些幼细风格的珠宝时,他说如果几十年前卖这些作品的话,客人会说,这么幼,你是否偷工减料!”有经验却不会恃老卖老,反而虚心学习,“我很喜欢上Facebook看看别人的故事的!”作为上一代,袁爸爸其实也有紧贴潮流,也有留意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在做什么。
“一件货可以倒模变成一百件,就连珠宝也避不过fast fashion的命运。”
这个世代的人特别容易跟上一代人产生矛盾,大概因为我们处于上一代和电子世代的交接期,我们太习惯网络的方便,觉得什么都要快,因此相对没有老一辈的耐性和坚持。在袁爸爸学习去调适这世代要什么的同时,Vanessa在爸爸身上学到什么?“我就是要学者他的耐性吧,我的性格比较心急,而且亲手经营品牌,很想快点就看到成果;但他会经常提醒我,有些事就好像播种一样,不可能夜晚播种就异想天开早上就见到整棵树长好。”
除了在设计上的转变,袁爸爸也感慨两个年代的人对珠宝的看法也有所不同。“以前要戴一件珠宝,是一件很名贵、很高尚的事情,不是人人也负担得起;但现代的珠宝好像已很大众化,艺术成分已没有这么高。”科技发达,机械做到的比人类多、比人类快。“爸爸那一代人的珠宝仍然是made to measure的,只得一件,很名贵;但相反,现在只要有一个设计,就可以给内地的厂房大量制造,一件货可以倒模变成一百件,就连珠宝也避不过fast fashion的命运。”
“以后不论哪一世,我也要做你的女儿!”
“如果我不在”
很多上一辈的人就是接受不了社会的改变,仍然停留在上一代的思想,所以才会跟年轻一代产生矛盾。但这位潮爸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袁爸爸除了玩手机在行,原来对于教育下一代也有独特一套,他从小就要Vanessa学独立、十岁开始就要她自己煮饭、以行动支持Vanessa读设计、去英国working holiday,袁爸爸不会放心不下吗?“也不会的,她做事也让我很放心。”Vanessa在一旁提醒他自己也快三十岁了,也应该是时候要放心吧。“时间过得很快,我有时也会担心这个问题。虽然我接触的事物、我的反应看起来不像一个快要七十岁的人,但想深一层,人家不是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吗?为什么突然好像很老?”
从小就给Vanessa和姐姐造珠宝作礼物,在VB成立后又把毕生所学倾力相授,就是为了“将来不在”的时候,Vanessa也可以继续让VB营运下去,也可以透过袁爸爸造的珠宝怀缅爸爸。“最珍惜爸爸的地方是不论我做什么他都很支持我,不少朋友的家人都会把自己的期望放在子女身上要他们完成,但我很感恩我不是在那些环境长大。这是很难得的,不是每个爸爸也可以这样。这个影响其实对我很深远,在爸爸的影响下我也会知道应该如何教育下一代。”Vanessa Bell终有一天要独立发展,Vanessa也终有一天要独自飞翔,但袁爸爸已从小为Vanessa铺好这条路。“我跟他说,以后不论哪一世,我也要做你的女儿!”
Vanessa Bell,对这父女而言而不再只是一个珠宝品牌这么简单,而是两代人的沟通桥梁。要欣赏VB的作品,也希望碰碰运气想跟袁爸爸见个面的话,可以于这个星期六、日到荷李活道74号的pop-up store,欣赏父女二人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