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借掌掴事件呈现另一面 导演梁乐民︰传记不应只歌功颂德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电影《梅艳芳》,导演梁乐民将已故天后梅艳芳的一生,拍得细腻,亦将一幕幕经典时刻重现观众眼前。电影是两小时的创作,对于梅姐40年的传奇一生,当然不够定必要作出取舍。有已入场欣赏的观众质疑,为何在众多内容下,仍坚决要将不快的拍掌掴事件拍下来,坏了梅姐形像。不过导演梁乐民则有另一看法,更视这事件对梅姐来说是人生转捩点。

访问过不少梅姐朋友,大家心中都觉得梅姐冇走过,又说这位老友经常迟到,她只是迟少少,(梁碧玲 摄)

这位老友没走过

137分钟的片长,内容其实相当丰富,但导演透露原先片长会更长。梁乐民︰“剧本完成时有150页剧本,正常一部港产片是100页左右,而预计的拍摄时间足足有80日,拍完再加7日补戏,以文戏为主的作品计,开工日子算多,而拍竣后,如何取舍内容也是近一年来不停处理的事。”

为了故事不要偏离真实太远,导演梁乐民跟编剧向不少梅姐身边人做很多访问,结果发现她的朋友对于梅姐的离世都有个共通点,就是认为她没离开过。“这一点好有趣,大家心中都觉得梅姐冇走过,又说这位老友经常迟到,她迟少少便到,大家不约而同有这份感受,每讲到兴奋的回忆便十分开心,不会过份悲伤,大家对她仍很有爱,仍有份不舍。”

为呈现最后一场演唱会,剧组都花尽心思呈现。(《梅艳芳》剧照)

掌掴事件是转捩点

对于坚持重现梅姐在卡拉OK被掌掴事件,有人觉得不用再提,但梁乐民表示这是一个剧情的关键,亦是梅姐人生的转捩点。“这一幕我们用了戏剧处理,因为问到当时在场的人,不少人仍健在,不如戏剧处理它。事件的真相是有的,对白都是参照现场人听到的再作修改,尽量还原。”

《梅艳芳》重现92年掌掴事件 王丹妮要求真打硬接6大巴

+9

在梁乐民眼中,这场戏正好表达梅姐的气慨。“大家经常叫她梅姐,这不止是句客套称呼,她的确是有阿姐的气慨。事实上她人生虽然有起伏,但入行后便算顺利,18岁就赢新秀冠军,一直都顺风顺水,直到90年代头才没这么顺意,掌掴事件正令她受到重大挫折,这亦是令她成长的关键。随后便热心公益,所以这是梅姐人生的顿悟位。而且要拍一部人物传记,你不可以只拍她好一方面,不断歌功颂德,而不拍她人性的故事,这才令角色立体有血有肉。”

问到导演,如果今天可以跟梅姐说一句话,会是甚么︰“我记得江老板,跟我说,拍这套戏最惊对唔住梅姐,但你已经对得佢住喇。所以如果有机会见到梅姐,我会说︰‘姐!我尽咗力喇,相信你都看到我们好努力去还原你的故事。’”

梁乐民认为要拍一部人物传记,你不可以只拍她好一方面,不断歌功颂德,而不拍她人性的故事。(梁碧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