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11/9影评】米高摩亚够Guts 串爆揭特朗普挥低希拉莉之谜

撰文: 是日观影
出版:更新:

2004年,由美国纪录片导演米高摩亚(Michael Moore)执导的《华氏9/11》(Fahrenheit 11/9),他以批判的视点角度,描述当时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对反恐战争和新媒体的控制,讽刺意味十足,影片为他带来康城影展最高荣誉金棕榈奖。是夜观看这部由米高摩亚最新执导的纪录片新作,再次探讨美国总统的“新世代”。《华氏11/9》(Fahrenheit 9/ 11)以其一贯的幽默与挑衅风格,镜头瞄准特朗普的丑闻,民主体制的腐败,反思今天社会的人民自主和权利,以及拆解官僚阴谋及串连。

本片以2016年,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即将卸任,两位总统候选人 — 希拉莉(Hillary Clinton)与特朗普(Donald Trump)正为选举拉票,希望能够成为下届总统的席位作背景。最终,特朗普成为了赢家,而他即位之后,很快成为了美国公民的众矢之的,不少人对他的统治感到不满。但是,既然这么多的不满声音,为何特朗普仍然会被选为他们的最新统治者呢?是政治、权力、还是金钱使然?

+5

认识米高摩亚(Michael Moore)的纪录片,大概就是2002年的《美国黐GUN档案》(Bowling for Columbine),电影以1999年于Columbine的校园枪击案件为着笔点,探讨美国枪械暴力的严重问题,反映当时对美国人民枪械管制的纵容,导致枪击案持续增长。2004年的《华氏9/11》(Fahrenheit 9/11)片就从911事件的视点角度,狠批当时总统布什(George Bush)的统治制度,米高摩亚的冷嘲热讽,道出了现实的真相。纵使后来执导的《美国清一Sick档案》(Sicko)与《美猪出城》(Where to invade next)显然不及该两作的突出,不过电影仍能从他那幽默揶揄的格调,对美国政治作出不同的批判。

按图看米高摩亚历年来对美国政治进行批判的作品▼

《华氏11/9》的前半段主要是讲述特朗普参选前后,当时正当大家都认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希拉莉)准备当选,大街小巷热烈期待之时,却由特朗普跑出。这边厢本来兴奋热烈的气氛,却突然寂静下来,沉默不语,那边厢就欢天喜地,迎接特朗普的上任。米高摩亚以这个选举的气氛对比作开端的舖陈,难以掩盖他对后者能够上任,产生了很多的问号,他从不同的媒体报道里,解构这次选择背后的真相——当然,这或多或少也有他的个人见解。

后半段则着重特朗普上任后,对于今天美国统治的不同境况,当中亦有探讨2015年密西根州佛林特市的铅水问题,透过不同的访问片段,米高摩亚道出他对现任的美国总统多么的不满,多么的反感。《华》片难掩米高摩亚的嘻笑怒骂,纵使他的演绎幽默生动,笑声不断,但是笑声的背后,却是埋藏着现实残酷的舖陈,针针见血,不是要观众对他信服,而是要观众去相信事实的真相。

按图看《华氏11/9》精彩剧照▼

+2

119 - 11月9日,即特朗普当选总统的这一天,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但是亦是冲击很大的日子,当然,米高摩亚把这个日子影片放在片名上,显然是想暗讽美国总统,影片跟《华氏9/11》有不少互相呼应的伏笔,尤其是枪械管制的探讨,枪击案连连不绝,至今仍是美国未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却仍然没有因此而加强管制,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暴力的发生日渐增张,从新闻报导中看到的伤亡惨重的事件,不禁也会自我一问,“为什么会有暴力的出现呢?”

《华》片充满讽刺的意味,整体具有娱乐性,导演的立场十分明显。透过镜头,米高摩亚刻意捕捉特朗普的神情,展现出他那厌恶的行为,确实会令人产生反感的效果,这大概也是他执导此片的用意,利用电影宣泄对这位总统的不满和愤怒。无疑,看到特朗普的笑容之时,确是有份毛骨悚然的感觉,不知道是否是因先入为主,但总会觉得,他那笑容背后是否藏着动机呢?对特朗普不满的,不只是米高摩亚一人,每位美国公民很爱自己的国家,所以…又怎会希望把未来交托于“这位”总统身上呢?

每位美国公民很爱自己的国家,所以,又怎会希望把未来交托于“这位”总统身上呢?(《华氏9/11》Facebook专页)

【本文获“是日观影”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