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咏燊.专访】不忿电影圈压榨编剧 原来合约列明可以唔畀钱?
说起陈咏燊Sunny,大家多多少少会有些印象,既是电视节目监制、爱情专栏作家,又是电影编剧,多年来好作品不断。若你仍是没有任何概念,那么说说他的作品,计有《百分百感觉2》、《我家有一只河东狮》、《新扎师妹》系列、《这个夏天有异性》等作品,很多都是脍炙人口,几乎每个港人都必然看过Sunny的作品。
记得年前与另一著名香港编剧李敏做过一次访问,当时敏姐大呻编剧于香港不能获得尊重,小事如首映、煞科宴、庆功宴不会邀请你出席,大至连应有的稿费也会追索无门。而Sunny作为另一位编剧前辈,对于敏姐的申诉深表同意之余,更表示原来连他这种资深的编剧也有类似经历。“香港编剧真系好惨,好多岗位都系一埋位就有钱收,副导演埋位一个月,就算套戏最后拍唔成都要畀足一个月钱。即使得一日,都要畀足一日钱。但编剧可能用半年时间帮你谂剧本,最后可能只用一点点薪金便可以打发他。”
开不成戏=不用付钱给编剧?
Sunny续言,其实造就这荒谬现象的,归根究底是合约本身对编剧都有“特别”的条例:“合约会说明要写到监制或某某人认可的剧本才会支付薪金。只要拿著这句,对方只要唔认可,法律上就可以唔畀任何薪金编剧。”然而,编剧往往是事前工夫要做最多的岗位。一套戏经剪辑后可能长90至120分钟,但这120分钟背后花了编剧多少时间与心血,可以是不可量计的。
然而,一条条文就足以令编剧多月来的心血付诸东流,是条多吃人的条文!Sunny愈说语气愈带激动:“你话要开戏,话好急嘅时候,我3个星期推掉其他工作帮你写,赶起上来甚至24小时都度写剧本。但开唔成嘅时候可以畀少少、甚至唔畀任何钱编剧,咁编剧到底食乜?点解会觉得开唔成戏就可以唔畀钱编剧呢?”
不平等条约对编剧长期存在,李敏与陈咏燊在编剧界的年资均不短。然而都相继发声表示对电影圈轻视及亏待编剧的不满,电影圈是否是时候正视编剧面对的不公?
入行17年仍遇拖欠稿费情况
Sunny表示开不成戏,即没有投资者愿意开水喉支援,制作公司会有种既然收不到钱,也就不用给编剧情的态度。做生意、做投资必然会冒一点风险,但要编剧陪你一起承担这个风险,会否有点儿那个呢?Sunny更指这个问题连他这种较有年资的编剧也有发生:“就喺上年,我帮某个大导演度剧本,但最后度唔掂数开唔成,佢就冇畀剧本费我。我初头觉得自己唔等钱开饭。后尾再谂我入行17年,即使唔算出名,但都算系资深编剧。若连我都默许呢件事发生,年资比我短嘅会唔会觉得唔畀钱系合理呢?最后撕破面都要起码收一半钱。如果连17年年资都尚且如此,3年年资、甚至1年年资嘅编剧又点呢?”很难想像吧!若连这些有名气的资深编剧都遇到这种走数问题,新入行的又有编剧有多少个“被义务”去为电影做“义工”呢?
除了编剧外,耳闻很多年资较浅的电影系毕业生或在学学生,都会义务性地协助电影拍摄,如早年的《点五步》因请用大量电影系学生义务工作而因起不少争论。到底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甚至是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以至其他属会,有否企图在可见的将来订立更明确的守则,去保障每个电影人的利益呢?但当然,电影圈有不尊重编剧或其他工作者的人,亦有更多尊重他们的人,不可一概而论。
譬如早前《中英街1号》导演赵崇基及一班资深的幕后,便因资源紧绌下宁愿自己不收一分钱,都要付钱给帮忙的学生与年资浅的工作者。尽管如此,有合适的条文保障每个电影人有合理的权益,绝对是已来到21世纪的香港电影圈该争取的权利。特别当香港电影不复当年勇时,有一班仍孜孜不倦为香港电影付出的人,却没有受到相应的尊重。若香港电影圈想得到大众的支持、尊重,是否该先尊重每一个工作岗位的付出,而不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去压榨这群有梦想的电影工作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