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编剧不获基本尊重 李敏炮轰电影圈:薪金买唔到尊严
曾担任过《喜剧之王》、《雏妓》、《大丈夫》等经典作品的编剧,最近也有《失眠》、《拆弹专家》等戏上映的香港知名编剧李敏,在其个人Facebook大吐苦水,直指编剧常常不受尊重,甚至连首映、煞科宴等基本邀请都会“被遗忘”。到底,编剧这个看似在电影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岗位,实际上面对什么问题呢?
其实在香港的电影市场,出风头的往往是导演、演员。所谓的“电影铁三角”,编、导、演根本没有平衡。已做了20多年编剧的李敏选择发声,为的并非个人,而是希望编剧能重新获得大家的尊重与了解,亦希望年轻一代能看清“编剧”这个位置并非如表面的风光,其实往往是被压榨的一群,入行前要想清楚。
《香港01》向李敏查询事情始末,到底已在这行做了二十多年的她,因何事而大动肝火呢?“其实想大家尊重电影幕后工作人员。对编剧而言,最基本嘅问题系连稿费都会追唔到。”一套戏的制作费最基本都几百万,千万甚至过亿制作费也不是罕见的事,但编剧连收取最基本的薪金都有困难,何以会有这种情况呢?李敏无奈地指:“其实有几个原因,首先导演、制片好多时都系你朋友,会唔好意思追收。另外有时唔系佢哋唔想俾,而系公司突然‘斩缆’终止制作,所以俾唔到。”另外,原来编剧并非一次过写一个故事,会分故事大纲、分场、一稿、二稿去写,但据李敏所言,香港绝大部分的编剧都不会在写故事大纲前收到任何金钱,亦即很可能“白做”,更说:“交稿前不断追稿,交稿后就到我追佢稿费,追到好似我欠佢咁。”
那么编剧的薪金是到底有几多呢?一套戏制作费咁贵,编剧应该都收唔少?李敏就指“其实系红酒价,几百、几万以至内地出价几十万都有。甚至有啲新入行编剧,会觉得自己‘冇资格’收钱而免费供稿。”实质判断编剧的薪金的方法原来是没有,不过她就认为“薪金其实系买时间跟努力,而非尊严。”编剧作为创作的艺术家,也许对他们来说,尊严才是他们最着紧的一环。
李敏在其Facebook列举了三例表示不受尊重,包括没邀请出席首映礼,没邀请参与制作花絮拍摄及没邀请参加煞科宴。李敏表示:“其实我唔介意首映礼,因为我觉得首映只系一种宣传。我觉得最受伤害嘅系冇叫我去煞科宴,因为我觉得系一班兄弟姊妹一齐去见证一件事嘅完满结束。我为咗呢件事打电话俾导演问系咪我做错事,但我发现佢根本冇兴趣理我感受!”导演与编剧的联系如此紧密,为何有这种事情出现呢?难道二人关系本身已很恶劣吗?李敏说:“我当佢系friend to friend,其实一开始我都系基于友情,先唔收钱帮佢写第一只字(指初稿)。如果一开始就系business to business,我谂我会好过啲。”凡事只建基于利益上,朋友是在有用时利用,这些导演真的不值得大家如此尊重。
“其实好多编剧,特别系新入行嘅编剧,都会有同样情况。一开始叫你写嘢嘅时候,你真系会以为佢当你系friend。因为佢根本冇俾钱你,所以不成business。我觉得如果真系当你friend,当完成整件事、整个制作,很自然会叫你来(煞科宴)。”这种有点被欺骗感情,相信一般人也会觉得难受。
其实有不少电影人都同意李敏的说法,《点五步》的导演兼编剧陈志发就指:“其实大家都知道有咁嘅情况,入行前已听好多有关编剧待遇唔好嘅事。”原来编剧待遇差已经是公开的事实,那么作为香港年轻一代电影人的代表之一,陈志发又觉得编剧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觉得系缺乏尊重,我曾经有个朋友写完剧本,导演好肆意咁改剧本,而中间可以完全冇同编剧沟通,我觉得好唔尊重。”也许是香港电影圈的传统生态本来就是如此,导演的权力永远是最大,大得可以不尊重其他工作人员,就像是一套电影的土皇帝。
常听编剧是“一剧之本”,那么这位新晋电影人又是如何看待编剧呢?“我觉得系时候要有新嘅尊重,我自己觉得一套戏可唔可以开得成,其实系睇有冇好剧本,演员好多时都系基于你个剧本系咪吸引先接拍,当一个好剧本系咁重要嘅时候,编剧更应获得尊重。”
其实李敏都有说,不只编剧有类似问题,其他工作岗位亦有同样问题,甚至可能更严重。当编剧这个相对重要、曝光率较高的岗位也尚且如此,其他负责剪接、灯光、音效这些部分的工作者面对的难处与不尊重,可想而知会更甚。不过要知这不是某导演或某制片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电影圈生态就是如此,香港电影圈要发展得更好,对电影工作者要有基本尊重是最起码的条件,导演、投资者都不尊重这些电影人,又如何叫人看得起香港电影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