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云密报】《华盛顿邮报》揭水门事件真相 令尼克逊辞职成首例

撰文: 施玲玲
出版:更新:

梅丽史翠普(Meryl Streep)、汤汉斯(Tom Hanks)主演电影《战云密报》(The Post)在下月举行的奥斯卡得到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入围,能否顺利撃败《黑暗对峙》、《忘形水》、《广告牌杀人事件》等强敌仍是未知之数,不过接连被美国国家影评学会和《时代》杂志选为最佳电影,描写新闻界故事的《战云密报》无疑已是固中大热。戏中为强调戏剧效果对故事稍作改动,而现实中事件的轰动程度却不输电影,虽然电影着力描写五角大楼文件案,事实上《华盛顿邮报》紧接其后揭发的水门事件,令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最终引咎辞职,更创下历史首例。

《战云密报》描写美国新闻界大事之一的五角大楼事件案。(剧照)
尼克逊1974年宣布辞任,成为首位任期内辞职的美国总统。(视觉中国)

五角大楼文件(The Pentagon Papers)是美国国防部针对美国在越战期间的政治及军事参与的机密报告,当中记录了美国政府未有通知传媒和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扩大军事行动,揭露了当时美国政府以欺骗手段换取民众支持。

在1971年,《纽约时报》根据由国防部官员Daniel Ellsberg提供的五角大楼绝密文件,率先刊登了一系列报道,当中提及美国关于几十年前越战的政策,虽并非在时任总统尼克逊任期内发生,但为防止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美国政府以触犯联邦反间谍法状告《纽约时报》,并申请禁制刊登。《华盛顿邮报》随后亦刊登文件,同样被政府告上法庭,官司最终由地方法院打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庭以6票对3票宣判美国政府败诉,一如《战云密报》呈现捍卫了新闻自由和大众知情权。

其实电影篇幅以外,之后发生的“水门事件”亦改写了美国的历史。1972年,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有保安发现五名形迹可疑的男子意图潜入大厦,事件起初被《纽约时报》以小篇幅刊登,虽然涉事者纷纷被揭发跟白宫的关系,但当时尼克逊团队即时全面否认,将责任推到“自行策划”行动的委员会成员身上,包装成支持者的过激行为,尼克逊一度成功连任,事件渐渐淡出媒体。

不过,两名《华盛顿邮报》记者注意到被捕人士中有一名前CIA成员,好奇心驱使下继续跟进事件,发现该名男子在入狱前不久翻供,指证尼克逊政府有成员参与行动,当时白宫幕僚John Dean拒绝成为另一代罪羔羊,决定向法庭供证并对传媒爆料。

1976年由Dustin Hoffman和Robert Redford主演的《惊天大阴谋》,正是描写《华盛顿邮报》记者追踪水门事件报道的过程。(剧照)

在所有矛头都指向他时,尼克逊仍坚决否认,强调未进行任何不法行为,甚至大方接受国会调查,直至一名白宫助理大爆尼克逊在办公室有录音系统,几经周旋后,在传媒的持续报道下,他的支持度屡见新低,终在国会弹劾调查和最高法院介入下交出录音,证实参与事件,尼克逊在1974年宣布辞职,成为史上首位任期届满前下台的美国总统。

《华盛顿邮报》当时作为少数持续唤起公众注意水门事件的传媒之一,凭两名记者Carl Bernstein和Bob Woodward多月坚持不懈的报道,获颁有新闻界最高荣誉之称的“普立兹公共服务奖”(Pulitzer prizes),二人其后把经历出版《All The President's》,在1975年翻拍成电影《惊天大阴谋》。而尼克逊宣布下台当日,《华盛顿邮报》1974年8月9日的头版报纸印刷铅板,至今仍高挂在报馆办公室,见证住新闻界的时代变迁。

点图放大更多剧照:

+4